新闽菜抢“鲜”破圈
厦门网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记者 郑璜 实习生 陈斯琪)闽菜,融山海之色,集山海风味。8月28日,新闽菜推广暨福满金秋·八闽美食嘉年华举行启动仪式,敢为天下“鲜”的新闽菜推广正式启航。
如何进一步扩大新闽菜影响,提升新闽菜形象,促进新闽菜消费,把新闽菜产业打造成优势特色富民产业?行业主管部门、闽菜从业者、闽菜推广大V等各领域代表深度交流探讨,共同助力新闽菜走向全国,香飘全球。
首家且唯一一家摘星米其林的闽菜餐厅,黑珍珠二钻餐厅,闽菜“天花板”……这些都是宴遇餐饮主理人吴嵘带领“遇外滩”团队闯荡上海滩取得的不俗战绩。
吴嵘的愿景就是让闽菜走出福建,受到更多人的青睐。最理想的选址在上海,“在这里,不同美食都能找到生存空间”。
上海的闽菜餐厅屈指可数。吴嵘将知名度较高的沙茶面、海蛎煎、土笋冻、炸五香等特色美食作为切入点,再加入福建的其他菜肴。
福建山海之间可入馔的优质食材、可挖掘的做法众多。“遇外滩”在保持闽菜特色的同时,进行大胆创新,既用福建的烹饪手法,制作全国乃至国外的优质食材,也用国外先进的烹饪理念,结合福建食材进行创作。
创新,同样是从事酒店业37年的悦华酒店总经理林桂明在菜品研发中一直追求的。他和团队推出“桂哥饭局·弄潮闽味”:福鼎槟榔芋配上鲜嫩虾球,滋味丰富;福州传统特色菜洋烧排,搭配茉莉花气泡茶解腻;鲜嫩味美的莆田特产南日鲍,与闽清檀香榄、胎柑一起入汤,是清热解毒、消食去积佳品……
“学习是永恒的话题,创新是生存的道理。”闽菜视频创作者“阿蔡美食团队”负责人蔡盛坤说。
2000年,方志忠带着家人来到新加坡,因想念家乡菜,却找不到正宗口味,索性开了一家莆田菜餐馆,命名为“莆田”。
创业初期的方志忠,只是单纯地想让海外同胞能够品尝到家乡味,也让外国友人感受到闽菜的魅力。
尽管头几年生意惨淡,方志忠仍始终坚持福建本土食材供应。头水紫菜、哆头蛏、兴化米粉……他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将食材带到新加坡。
这份匠心,让餐厅越做越大,连续斩获“米其林一星”“新加坡金字品牌奖”,被誉为“新加坡中餐第一品牌”。如今,方志忠带着“莆田”餐厅回国,门店总数已达100家。
尽管市场百花齐放,方志忠对餐饮创业者给出的建议是:“只要你能够把家乡的菜专注地做下去,就会得到市场的尊重。”
地道食材是闽菜能够传播更广的关键之一。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闽菜产业链如何延伸?
他以仿野生环境的铜网养殖替代传统的养殖技术,让人工养殖的大黄鱼无限接近野生风味,卖出高价。此外,他还和各大餐厅知名主厨联合发布“黄鱼宴”,让更多食客得以品尝黄鱼。
永春白番鸭养殖协会会长巫金春介绍,他们不仅通过纪录片宣传,让更多人了解永春白番鸭,还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真正让农户共享创业成果和品牌价值。如今,永春白番鸭畅销全国近20个省份。
新闽菜推广活动现场,特地展示了部分福农优品。常设福州的福农优品体验中心,聚集了全省84个县(市、区)的优质农特产品、预制菜、休闲食品,旨在为新闽菜发展提供展示、展销、互动、融合的多功能商务服务平台。
在“互联网+”时代,闽菜从业者也开始思考如何借助互联网东风,开辟闽菜网络“出圈”新路径。
管爷本名林湧。2020年,他在徒弟的建议下,秉着“宣传闽菜”的初心,踏上了短视频之旅。
“最开始拍摄,是较为精细传统地还原闽菜。后续根据观众反馈,我们开始简化步骤,让大家能在家里做好闽菜。现在我们还融入了省内各地的民俗民风。”管爷说。
在不断的创新改进中,管爷收获了大量粉丝,成为宣传闽菜的重要短视频博主之一。
“上青杰哥”吴杰,同样拥有大量粉丝。“上青”二字取自闽南语“最新鲜”的意思。吴杰坚持只有最新鲜的野生海鲜食材,才能烹制出最美味的海鲜料理。他经常在视频中科普福建各式各样的海产品,吸引不少观众慕名来一饱“口福”。
吴杰在厦门开了十几年的海鲜餐厅,去过店里的人,都对海鲜池印象深刻,小到鱼虾蟹贝,大到深海里的巨型鱼,恍如置身鱼市。
面对餐饮市场愈发激烈的竞争,省商务厅提出,将通过展示闽菜新面貌、拓展闽菜新市场、激发企业新活力、推动预制菜新突破、树立小吃新和记app官网标杆、培育闽菜新人才、构建闽菜新生态、提升闽菜新保障等多方面举措,力争到2025年,全省餐饮业收入超过3000亿元,比2022年增长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