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文化周末:闽菜源流小记
和记平台闽菜最早起源于福建闽侯县,后形成福州、闽南、闽西三种流派。福州菜注重刀工、火候,淡爽清鲜,重酸甜,甜而不腻、淡而不薄、酸而爽口,特别讲究炖汤,汤重鲜香;闽南菜包括泉州、厦门、漳州等地菜式,讲究作料调味,重鲜香;闽西菜包括长汀等西南一带菜式,重咸偏辣,烹制多为山珍。故此,闽菜形成三大特色,一长于红糟调味,二长于制汤,三长于使用糖醋。清代周亮工的《闽小记》是中国古代记载福建风土人情最为出名的一本书,书中记录不少福建美食,后世饕餮多寻此得闻闽菜精髓。
闽菜之所以著名,首先是因为闽地物产得天独厚。福建东南濒海,西北多山,所以多山珍海味。早期沿海居民不必忧虑饥饿,潮涨潮回,只消去海滨走走,就可拾一篮海货来充饥。又加以气候温暖,土质丰腴,四季蔬果不断。
20世纪20年代,闽菜在上海开始闻名,《上海周刊》于1928年2月12日有文章说:“然闽菜之味,亦颇为一般人所喜爱,且其价并不昂贵”,和“价格太高”的粤菜形成鲜明对比。文章还列出闽菜中的名菜单,其中有酥鲫鱼、卤蹄包、炒四宝、伊府面、拌鳝丝、炒三冬等,并没有闽菜中最为出名的“佛跳墙”,估计和这份菜单中宣传的闽菜“价并不昂贵”相悖。谈及“佛跳墙”,不得不提到近代闽菜奠基人名厨郑春发和其创立的“聚春园”。郑春发,福建长乐人。早年在福州东街口源春馆学习厨艺,又到京广苏杭拜师学艺。他在保持闽菜特色的基础上,吸收各菜系之精华,使闽菜特色更为突出。他被时任福建布政使周莲聘为厨师。郑春发仿制“官钱局”内眷的“福寿全”而成“佛跳墙”,他因此一举成名。郑春发也被誉为“闽厨第一手”。郑春发后创办“聚春园”,从此“聚多冠盖,春满壶觞”,这里成为近世闽菜的发源地以及闽菜厨师之摇篮,并以“佛跳墙”一菜名动天下。
有人吃到“佛跳墙”后赞不绝口:“其实源自福州的佛跳墙,配料极其珍贵……花了十多天闲工夫才能做成的这道菜,有海参、猪蹄筋、红枣、鱼刺、鱼皮、栗子、香菇、蹄髈筋肉等十种昂贵的配料,先熬鸡汁,再将去肉的鸡汁和这些配料予以慢工出细活的好几遍煮法,前后计时将近两星期……已不再是原有各种不同味道,而合为一味。香醇甘美,齿颊留香,两三天仍回味无穷。”这大杂烩式的佛跳墙和郑春发所制已有很大变化,相同的只有量杂味鲜。
20世纪20年代开始,闽菜在北京也开始流行起来,有报载《西长安街之闽菜馆》一文,指出当地“自去岁以来,饭馆酒楼,如雨过芽儿,怒放不已……最够生意经者,首推忠信堂,彰林春、庆林春次之,三者俱为闽馆”。可见闽菜馆在北京生意之红火。郁达夫1936年来到福州,同年发表文章盛赞福建菜系,论及闽菜在北京与上海的盛况:“福州的食品,向来就很为外省人所赏识,前十余年在北平,说起私家的厨子,我们总同声一致的赞成刘崧生(即刘崇佑,福建福州人)先生和林宗孟(即林长民,福建福州人)先生家里的蔬菜的可口。当时宣武门外的忠信堂正在流行,而这忠信堂的主人,就系旧日刘家的厨子,曾经做过清室的御厨房的。上海的小有天以及现在早已歇业了的消闲别墅,在粤菜还没有征服上海之先,也曾盛行过一时。面食里的伊府面,听说还是汀州伊墨卿(即清中期书法家伊秉绶,福建宁化人)太守的创作;太守住扬州日久,与袁才子也时相往来,可惜他没有像随园老人那么的好事,留下一本食谱来,教给我们以烹调之法。”
但闽菜的流行没有持续太久,20世纪30年代一部总结当时旅游业发展状况的书,就已经分析了闽菜在上海式微的原因,认为在于“年来因故步自封,以致渐趋落伍了些”。20世纪30年代以后,粤菜馆、川菜馆生意越来越红火,上海市区已难觅闽菜馆踪迹。
美术家潘勤孟在《谈闽菜》中感慨道:“福建菜别成系统,此为不争之事实。民国初年,郑海藏、清道人、林贻菁在上海提倡闽菜,一时‘小有天’‘陶乐春’‘共乐春’等纷然崛起,是为闽菜极盛时期。但盛极必衰,自然之理,洎后粤菜取而代之,川菜本帮菜平津菜又取粤菜地位而代之。”
虽然闽菜繁荣时间没有持续很久,但我们可以在学人的文章中窥见20年代闽菜的盛景。俞平伯在《略谈杭州北京的饮食》中说:“说到北京……‘杨柳旗亭堪系马,欲典春衣无顾藉。南烹江腐又潘点,川闽肴蒸兼貊炙。’首二句比拟之词不必写实……闽庖善治海鲜,口味淡美,名菜颇多。我因有福建亲戚,婶母亦闽人,故知之较稔。其市肆京中颇多。忆二十年代东四北大街有一闽式小馆甚精,字号失记。那时北洋政府的海军部近十二条胡同,官吏多闽人,遂设此店,予颇喜之。店铺以外还有单干的闽厨(他省有之否,未详),专应外会筵席,如我家请过的有王厨(雨亭)、林厨。”
20世纪90年代初,汪曾祺初到福州,对闽菜的精致印象颇深,撰文写道:“福建人食不厌精,福州尤甚。鱼丸、肉丸、牛肉丸皆如小桂圆大,不是用刀斩剁,而是用棒捶之如泥制成的。入口不觉有纤维,极细,而有弹性。鱼饺的皮是用鱼肉捶成的。用纯精瘦肉加茹粉以木槌捶至如纸薄,以包馄饨(福州叫做“扁肉”),谓之燕皮。”其中提到的鱼丸、肉丸、牛肉丸,与潮菜之潮汕牛肉丸做法如出一辙,两者同根同源。北魏时的《齐民要术》中就记载了这种工艺,称之为“捣珍”。经过“捣烂”“捶打”制作出来的牛肉丸,口感爽脆。按潮汕地区传统做法,师傅要用两根3斤重的铁棒,双手交互捶打牛肉,直到捣成肉泥为止,再和入一定比例的淀粉,煮熟定形。如此这般,牛肉丸,尤其是牛筋丸弹性十足,这才有周星驰电影《食神》中撒尿牛丸掉到地上弹起老高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