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020-88889999
和记官网首页 关于和记官网 产品中心 新闻动态 成功案例 行业资讯 资质荣誉 在线留言 联系和记
网站公告 诚信为本:和记APP·(中国)首页欢迎您!
产品中心
020-88889999

广东省广州市

13988889999

jsasnjj.com

闽菜

下酒菜的中国地理

发布时间:2024-08-06 20:17:53 点击量:

  中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条件多样,受自然地理条件影响,各地饮食的传统风格也不一样,著名的八大菜系,其基础其实就是来自于自然地理条件的不同。八大菜系分别为鲁菜、苏菜,徽菜、浙菜、闽菜、粤菜、川菜、湘菜,都是以当地的地名命名的,比如,鲁是山东的简称,粤是广东的简称,等等。各个菜系内部又分不同的风味流派,鲁菜有鲁中风味的济宁流派和胶东风味的胶东流派,闽菜也分为闽东、闽西等多个流派,这也是因为其省内自然地理条件不同。胶东地区靠沿海,以海鲜为主要食材,鲁中靠农业地区,以家畜和植物为主要食材;同样,福建的闽东靠海,以海鲜为主,闽西多山区,以山珍为主。

  物产的不同,形成了各地不同的食材,而环境,如气温、湿度、每个季节的长短不同,也形成了各地烹饪的技术特点。这些不同的技术特点和不同的食材结合起来,就发展出有特色风味的菜系。

  从自然地理条件角度看,各个省的菜都有特点,八大菜系之外的陕西、山西、甘肃等地的菜也有它们的特点。为什么这些省、市、自治区的菜没有成为“名菜”呢?这就受到另一个地理条件的影响,即人文地理,具体而言,就是政治地理和经济地理的影响。

  美食文化研究学者周松芳博士在《岭南饮食文化》一书中说道:“八大菜系,几乎每一菜系的形成,都是他们走出了各自乡邦之后,跨区域、跨市场融合发展,做到了调试众口,从而才获得认可,成为享誉全国的一大菜系。”也就是说,如果仅仅局限于当地之内,即使有它的饮食特点,再好吃也不会成为被全国所周知的名菜。要想成为被全国人民所周知的名菜,这些有特色的菜肴,一定要走出他们的乡邦,在全国范围内获得认可。以鲁菜为例,鲁菜追溯历史,可以从春秋战国时期说起,但是鲁菜真正成为全国名菜是在明清时期,明代到清代的后期,北京大饭店几乎都是山东人开的,上至老板,下至伙计,十有八九都是胶东口音。这是由于北京成为了政治中心,而山东离北京很近,得地利之便,山东人很方便到京城去开饭馆,

  川菜也是如此,近代川菜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迁都到重庆,各地的要员和文化界、企业界知名人士群居川渝地区,对川菜的传播起了一次重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次大的发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一批川菜的名师被请入北京,北京饭店的川菜厨师有100多人,占所有厨师的1/3强。北京饭店里有两位川菜大师范俊康和罗国荣,1945年,在重庆谈判,吃过罗国荣掌勺的宴席后念念不忘,后来亲自将他调到北京,罗国荣后调到北京饭店任主厨,不久后接待了印度总理尼赫鲁,尼赫鲁对国宴菜品赞不绝口。另一位川菜大师范俊康于1954年曾随周总理赴日内瓦,他做的“香酥鸭”让喜剧大师卓别林赞不绝口,吃完后要了一只带走,还向范俊康讨教做法。

  解放后北京第一家川菜是峨嵋酒家,床建于1950年。也就是现在的“华天峨嵋酒家”的前身。北京有名的四川饭店是在周恩来总理的倡议下于1959年成立的,由当时的北京市长彭真负责选址,定在了绒线胡同的“勋贝子府”。周恩来经常在四川饭店举办宴会,则非常热爱这里的“豆花”,以爱吃红烧肉闻名,但是川菜里的“网油灯笼鸡”他也颇喜欢,虽然他从来不去“四川饭店”,但是会嘱咐北京饭店的四川大厨操持。

  第三次大的发展是改革开放以后,四川作为人口输出大省,大量人口涌向了全国各地,将川菜的烹饪技艺和菜肴风格带入了全国各地,川菜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

  所谓“八大菜系”的形成时间比较晚,大约在民国时期才形成,广为人知已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的事情了,八大菜系的命名也没有什么正式的评定流程,不是一个严谨科学的概念,只是餐饮界根据直接观察的情况,约定俗成的一种观念。

  在八大菜系的传播中,通过食材的交流,人员的交流,以及技法的交流,各个菜系之间也有了充分的融合,除了几道代表菜之外,各个菜系中也都有共有的一些菜肴,比如红烧肉,湘菜中有,川菜中有,鲁菜中也有,当然风格上会略有不同。

  面对中国地图,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来这样一个分布:八大菜系从山东开始,山东(鲁菜),江苏(苏菜),浙江(浙菜),福建(闽菜),广东(粤菜),有五个菜系是在靠沿海的省份,也就是说除了河北和广西之外,所有靠沿海最重要的省份的菜系都成了名菜。这也折射出近代进入海洋经济时代之后,经济发达地区的菜系有了向国内外辐射的力量。四川虽偏居内地,但是由于抗战时期那次重大的政治地理变迁,导致它有了走向全国的机会;湘菜也一样,它也是在重要的政治地理变化的推动下才形成了其名菜地位。

  从自然地理的条件来看,各个省、市、自治区的菜肴都有自己的特点,也都是独立的菜系;每个省、市、自治区内也由于气候条件不同和自然地理条件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但由于政治地理、经济地理和历史地理的不同影响,除了八大名菜之外,其他省的菜尽管可以称为菜系,但未成为名菜系。

  可是从和白酒餐酒搭配的角度来看,有些省、和记app官网市、自治区的菜是不可忽略的,作为一个独立的菜系,应该专门进行阐述。同时要考虑到改革开放之后外来文明的影响,外来的东洋菜(日料)、西洋菜(西餐)也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的实际生活中,也不能忽视。基于上述原因,我觉得以下菜系,作为下酒菜应该补充到中国的名菜系之中,这些菜系又分为三种情况:

  1、晋菜,就是山西省的菜。山西是清香型白酒汾酒的产地,喝汾酒必然要搭配一些山西的菜,因此谈到下酒菜不能没有晋菜。

  2、黔菜,即贵州菜,贵州的茅台酒已经风靡天下,成为天下第一名酒,但是最搭配茅台酒的贵州菜系黔菜却还鲜为人知。黔菜和川菜、湘菜都不一样,有它自己的风格,因此黔菜也应该成为一个独立的菜系加以研究。

  3、陕菜。陕西是凤香型白酒代表酒西凤酒的产地,凤香型酒产于秦岭——淮河的气候过渡带,有独特的风味,对这种有独特风味的酒搭配的下酒菜不能忽视,因此陕菜必须有。

  4、赣菜,即江西菜,江西生产独具特色的特香型白酒,江西的菜也别具一格,赣菜也不容忽视。

  5、鄂菜,即湖北菜。湖北其实是个隐形的产酒大省,省内产值过几十亿的白酒企业有多家,而且还生产兼香型的代表酒白云边酒,因此湖北菜也是不能缺少的。

  有些省、市、自治区不是盛产名酒的地区,但却是白酒消耗的大的地区,对白酒的消耗有重要的指标意义,它门的菜系也已自成风格,因此这些菜系也必须单独地列出加以研究。

  1、京菜。北京生产没有名酒称号的“名酒”二锅头,而且北京是评定全国名酒的地方,北京菜系现在已经和当年的鲁菜不同,自成一派。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北京菜都不能忽视,必须排入下酒的大菜系之中。

  2、沪菜,即上海菜。上海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曾经也生产过白酒,现在也有独具特色的黄酒。鲜为人知的是上海还是一个白酒的消费大市,上海菜也自成一派,因此上海菜不能缺少。

  3、豫菜,即河南菜。河南地处中原,菜系独具风格,而且是一个白酒消费大省,贵州卖酱酒的酒商都说如果谁拿下来河南,就拿下来了半个中国的市场,可见其白酒消费能力之强。河南本地也盛产多种知名品牌的白酒,如宝丰酒、宋河粮液、仰韶酒,等等,豫菜作为下酒菜,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大菜系。

  4、东北菜。东三省也是白酒的消费大区,而且改革开放以来,东北成为了人口净输出地区,随着东北人在全国的流动,东北菜也已遍布全国,现在几乎没有一个地方没见东北菜馆,东北菜已经成为一大名菜了。东北菜不能缺少,恐怕不存在异议。

  5、牧区菜。中国有沿海的海洋物产,也有农耕地区的农耕物产,还有华北、内蒙以及西北地区传统的畜牧业产区,畜牧业产区的主菜是牛羊肉,牛羊肉在近几十年来也发展到了全国,烤肉串和涮羊肉在各个省市地县都有分布。传统的畜牧业地区,比如青海、西藏、新疆、内蒙古、宁夏,甘肃(甘肃的地貌多样,有农耕地区,也有一部分是畜牧业地区),这些地区的牛羊肉各有特点。总的来讲,这些源于传统畜牧业地区的菜作为一个大的菜系不能被忽略,这些菜系已经不止是下酒菜了,更在于吃牛羊肉适当饮酒,有助于溶解脂肪,压制膻味。这些地区也是白酒的重要消费地区。因此,牧区菜不能忽视。

  改革开放以来,外来菜(西餐和日本料理)进入到了中国,现在普及度很高,西餐在最日常的饮食层面,如汉堡,已经普及到县、乡一级了;稍微正规一点的西餐,如牛排、鹅肝,在各个省会级城市和地区级城市也都有分布了。日本的料理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在内地陆续出现,现在分布面积也很广,生鱼片也广为人知。

  尽管西餐有自己的配餐酒,如葡萄酒、白兰地、威士忌;日本料理也有自己的配餐酒,如清酒,但是中国的消费者在食用西餐或者日本料理时,很多人还是喜欢带着中国白酒来饮用。因此日本料理和西餐也不可或缺地成为了中国下酒菜中的一个系列。

  如此总结下来,从下酒菜的角度来讲,我们将在20大菜系中为中国白酒选择合适的下酒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