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从澳大利亚中餐馆演变看中国开放历程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7月28日报道,原题:在澳中餐如何随着华人新移民而演变标准中式菜单由“柠檬鸡”“豆豉牛肉”或“咕咾肉”组成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如今,沿着街道行走会看到许多中餐选项。滋滋冒油的新疆烤羊肉串以及云南野菌汤、四川香辣火锅、上海小笼包、广西螺蛳粉等随处可见。甘露(音)说,她和家人2008年移居墨尔本时当地“几乎没有正宗中餐”,“但如今再看这座城市,单是火锅种类就各不相同”。
甘女士代表着新一代移民,他们正在改变澳大利亚的中餐格局。“我有许多(中国)留学生朋友,总是问在哪里能吃到家乡美食?”意识到他们是核心顾客群后,她在一所澳大学附近开了兰州拉面馆。
在澳大利亚,尽管如今的中餐指代各种中国菜系,但直到上世纪80年代,这个词仍主要指粤菜。粤菜从19世纪开始出现在维多利亚州金矿区,当时广东移民来这里淘金。一代又一代广东移民通过开餐馆和进出口生意在澳定居下来。粤菜也确立了自己在澳的地位——口味迎合了西方人的味蕾。
二战后,来自东南亚等地的华人移民澳大利亚,他们说更流利的英语,向当地人传授中餐理念。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大陆学生纷至沓来,其中许多来自中国北部和东部,如北京和上海等地。历史学家索菲·洛伊-威尔逊说:“这意味着(澳)需要更开放的饮食文化,以满足这些新来者的需求。”
随着中国经济迅猛发展,更多中国学生赴澳留学,随他们而至的是更多可支配收入和对家乡美食的自豪感。看到当地饮食市场缺乏中国美食后,奥斯伯·赵(音)在墨尔本中国城开了家火锅店。他说“10年前这里仅有两三家火锅店。我和同学们都觉得味道不怎么样。我们认为这是开正宗四川火锅店的绝佳时机。”刚开业时大部分食客都是华人、中国留学生和游客,但如今白人已占到该店顾客的一半以上,尤其是年轻人。
威尔逊说,尽管澳大利亚人的口味随着社交媒体上美食帖子而变化,但有足够多华人群体来支撑对众多中国美食的需求。还有由教育中介和大学招聘人员组成的完整“生态系统”,他们用地道中餐款待来澳的中国学生及家人。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餐格局。(作者吉丽安·埃里亚,丁玎译)和记app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