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菜理论被忽视的十大重点
新时代,创新车道上的菜系发展,理论将起导航作用。认识模糊,理论落后,方向就要出错!本文,暂述徽菜十大理论重点,其不可回避,但长期被忽视。论证它,旨求业者做到道理上明白、学理上明晰、哲理上明确,从而振兴徽菜,领军“八大菜系”。
我国的大菜系,多以省、直辖市的简称命名,如京菜、沪菜、苏菜、鲁菜、浙菜、粤菜、闽菜、湘菜、川菜……等等。即使是东北菜,也按省区简称来细分,和记ag叫辽菜、吉菜、黑龙江菜、蒙东菜。唯独安徽,本应称“皖菜”,却鸠占鹊巢,要称“徽菜”。
为什么?徽菜是金字招牌,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皖菜据为己有,能抬高身价、借船出海而已。
自从被占巢之后,真正的徽菜就一直遭曲解或挤压,成了“皖南风味”[1]的代表,成了“徽州地方风味”(见诸主流报刊和纪录片),甚至不堪到了“山民的菜”“咸、腐的菜”“品种甚少、烹技平常”的菜。
似乎,把徽菜的真身抹去了,皖菜就可以脱掉“替身”套装、取徽菜而代之。然而,套装可以随时穿戴,文化气质却不可以。从1974年《中国菜谱·安徽卷》落笔“徽菜是安徽菜的简称”算起 ,半个世纪过去了,人们仍然要寻味徽州地域、仍然要专访“绩溪徽菜馆”,仍然认为“徽菜绝对不是安徽菜的简称”。历史和文化的客观存在,不会因人为扭曲而改变。
半个世纪了,时光刻磨,“徽”的印记,深烙入各行各业。徽商成了“新徽商”,徽菜成了“新徽菜”,徽文化之“徽”成了世界的“安徽印象”……安徽的文化名片已然离不开“徽”!
回想当初,如果把皖菜确定为安徽菜的简称,皖菜=江淮菜(沿江菜、沿淮菜)+ 徽菜。而今,皖菜的身价是不是更高呢?
徽菜概念,就这么纠缠内卷,又越走越远、很难回头!理论梳理,就势在必行了。理论上清楚,才能走出困境。
因此,完善徽菜概念的建构,十分重要!既要保留“徽菜是安徽菜的简称”,也要保留「真正的徽菜」、延续徽菜的文脉。这样矛盾的维度,出路几乎没有!
唯一可行的,是用徽俗菜、徽馆菜(俗称「馆子菜」)来代表「真正的徽菜」。因为,历史上的徽菜,就是由徽俗菜与徽馆菜两大体系构成的。换句话说,「真正的徽菜」=徽俗菜+徽馆菜。
这种方法,是把「真正的徽菜」作为基础徽菜的方法,徽菜(安徽菜)=江淮菜+徽俗菜+徽馆菜。徽菜还是安徽菜的简称,「真正的徽菜」也还在!历史没有断,文脉还在流。
这样建构,也可能会产生疑问?说:一个“徽菜”,怎么可以分成两部分,还要与区域这么大的江淮菜比肩呢?
这种疑问,一定会有,但其所持逻辑,是压缩「真正的徽菜」时内卷思路的复制。如果继续人为贬低「真正的徽菜」,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不可取!试问,皖菜为什么要用徽菜来简称呢?况且,徽俗菜与徽馆菜的品种数量、烹技烹艺、营商成就、文化内涵,早在清乾隆时就以“徽”字著称,清末更名列“八大菜系之首”[2],又岂是江淮菜可比肩的?
但是,这种建构方法,对徽学研究者和「徽人」不管用,得到的一定是苛斥!好端端的一个徽菜,怎么可以一分为二呢?绝对认为不是最佳方案。其实,一分为二,笔者也心存不甘!然而,用徽菜(安徽菜)=江淮菜+徽菜,行吗?虽然过瘾,概念及其外延却模糊混乱,不合理论规范。其结果,理论上将仍然导致无休止内卷,实践上将仍然迟滞徽菜产业发展。
完善徽菜概念,需跳出地理局限,用文化眼光看徽州,用历史观点看徽菜,用全局视域看皖菜。这样优选,不是“皖菜=江淮菜+徽菜”,就是“徽菜(安徽菜)=江淮菜+徽俗菜+徽馆菜”。“皖菜”的机遇已经错过,“徽俗菜+徽馆菜”的机遇还可掌握。
溯源徽菜,离不开徽俗菜与徽馆菜两个维度。二者自成体系,又相互联系。徽俗菜是徽馆菜技艺的源头和基础,徽馆菜是徽俗菜的创新和发展。
当年,徽菜驰骋长三角与黄淮市镇,领军全国各大菜系,徽馆菜是主力。徽馆菜谱系,满含创新信息,菜品灿若星辰,不仅壮大着徽菜家族,也催生了外埠菜系。
师徒相授的菜谱,记录着它的历史身影。乾隆时的《北砚食单》,更是保留着它的“徽”字号菜名。著名的蟹黄汤包,前身是“蟹肉徽包”;著名的狮子头,前身是徽式肉圆(旧称还有“大㓠肉圆”“葵花㓠肉”)……徽馆菜,堪称中华饮食的文化瑰宝。
而当今,研究和宣传却忽略它了,认为历史上的徽馆菜,因经营地在外埠而“异化”,不属于徽菜了。一甩手,徽馆菜竟被抛弃了!
烹调实践中,也渐渐远离了它,人们少有愿望去研究、挖掘、承继。仅靠师徒相授渠道,得传的菜品,不仅数量凤毛麟角,技艺也多有流失或失真。
于是,不约而同,都把视角聚焦向徽俗菜,以缓解菜品总量的尴尬。幸运的是,徽俗菜天赋异禀,能担此大任,总算充实了菜单和餐桌。
然而,这样的结果,却是利弊兼生。最大的弊病,是误导徽菜走向了乡土菜“单行道”。
其弊端,早已初露端倪。最早否定徽菜的一群人,整出“徽菜技艺平平”论,参照物就是徽州乡土的菜。近些年,把徽菜弄成“皖南风味”,且“代表菜不多”,参照物也仍然是徽州乡土的菜。
这种情况下,理论研究只能向徽州乡土菜聚焦。成果虽不少,却极少文献研究,都未深挖徽州的饮食史学。
徽俗菜,根基中华饮食,谱系独立完整,全息浓缩着中原与吴越楚饮食融合的基因,文化地位显赫。
研究方法上,当然可多维度把握。但科学的视角,必须是徽州史学与徽州社会学,才能抓住人口变迁、社会演进与食俗食风的关系,从史学向度进行全程考察。从而,避免「以时段替代整体」、「以局部替代全局」。
论证工具上,当然也可理论推理。但只有将文献研究、社会调查、实证分析与逻辑推理互证,才能把握其演进历史和发展规律,揭示出徽俗菜的本质特征,及在中华饮食文化中的准确方位。从而,避免「凭空推理」、「主观臆设」。
饮食发展史上,徽俗菜的亮点,是其所承载的巨大文化能量,这是它无可比拟的优势,也是它独一无二的禀赋。研究者,需要吃透中华饮食史,在吴越与中原饮食、黄淮与长江流域饮食、南食与北食的融合上,横跨探寻,纵深挖掘,才能揭示徽俗菜技艺蕴藏的历史信息与时空密码。
社会学角度,自古以来,“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成公十三年》)。徽州民间,尤其崇尚祭祀,仪礼繁多,堪称绝响。祭祀名目,多敬天礼地崇祖神会。祭祀内容,必宴饮舞乐酬酢神灵。人在其中,饮福食胙[3];祭祀供品,人神共享。而大型祭祀,多轮值供奉(供奉祭品者逐年轮流),供奉者之间、当年与往年之间,形成祭品优劣的比拼机制,且逢祭多设宴,所供菜品食点,极尽精致奢侈(见《史说徽菜》)。这种祭祀,当是徽俗菜形成发展的内生动力。
显而易见,当前的研究,徽馆菜应扭转颓势、正本清源,徽俗菜应走出目之所及的「时段」、全程溯源考察。
菜肴技艺,含单品烹调、食材制作。烹调,以火功著称,如干锅炖、干焖肉、炒腰花(或肚丝)、爆河虾、爆肚片、小炒肉、清炒椒、腌笃(炟)鲜。食材,以发酵著称,如火腿、梅干菜、毛豆腐、臭鳜鱼、腌齏菜、酱风肉。
食点,多粉制食品,有米粉、面粉、苞萝(玉米)粉、栌穄(高粱)粉、蕨根粉、葛根粉、緅花藤(紫藤花)根粉等品种,以发酵、蒸烘著称,如壳饼、烧饼、虫窠、麻糍、酒酵包、酒酵糕、酒娘饼、甜藤粿、驴打滚、马打滚、肉丝糕、糯米藤粿、绩溪挞馃。
徽俗菜家族,自成体系,洋洋大观,得力于徽州社会的孕育。徽州的区位,得天独厚,从新石器晚期到殷商,良渚文化、吴城文化两大文明就成了它的邻居。2300年前时的战国,由吴入越再入楚,进入区别于「蛮夷」的「华夏」时代。汉晋以来,2000多年时光里,若世外桃源,社会安详,“号僻壤、又殷富”[4],这恐怕是全国的个例了。
幸福的徽州人,据文献记载,有“山越人”(见《后汉书·灵帝记》),有“大越徙民”(见《越绝书·记吴地传》),有晋唐宋迁徙而来的江北与中原的望族士族。
因此,徽州虽地处吴越,饮食则不仅限于吴越,本土的吴越饮食,与来自黄淮流域的中原饮食、江淮流域的吴楚饮食,完成了跨界融合。这种跨界,独一无二,它地几无条件完成。徽俗菜,就这样在中华大地上诞生了。
徽菜,有如此高的起点,是它日后成名的根本原因。人们的许多迷惑,比如徽菜是一个州郡体量,为何能领先省区体量的菜系?比如徽菜为何能成为历史上南食的代表?这就是答案!
伴随社会演进,徽俗菜会不断发展。但徽俗菜的传承,仍然要依赖三个条件,即时节祭祀、商业需求、家常饮食。然而,时节祭祀中的食点,受到近现代文明洗刷,渐渐删繁就简了;商业和家常饮食,也受到历史上食品短缺影响,有的因陋就简,有的技艺流失了。
比如,水渍饼做成了猪肉豆腐圆,干锅炖做成了红烧肉,烧焖粉做成了五香米糊,酒酵包(糕、饼)做成了酵母发酵添加米酒。而如干锅蒸肉、牛烂熓、猪头膏、松毛蒸包、茶腿、火燻、火肉等,则已难觅踪迹。过年的「进门四道茶」中,甜茶(底汤为米酒娘)、清(青)茶,由于简易而保留至今;而传说中的贵子茶(鸡子茶)、糁饭茶(咸鲜或甜),则因技艺繁琐而难见真身。充满巧思的贵子茶,还作简易的「咸炣鸡子」(盐煮鸡蛋)、「五香茶叶蛋」所替代。
而当前,人们富了,饮食的精神需求被打开,蕴藏着文化仪礼和火功精华的味道就成了追求。徽俗菜,文化品质卓越,自古寓教育于食、寓祝颂于食,菜里蕴藏着古礼古韵,又以时鲜本味著称,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机遇。但如今,它并不能完整呈现给世人,有的已经或正在流失,需要抢救挖掘;有的技艺失准,需要纠错提升;有的则劣币驱逐良币,需要匡正工艺。
工艺繁复的俗食,正是传承中容易流失的俗食,恰恰也是文化价值极高的俗食。它,是理论研究的重点,也是产业发展的重点。
徽馆溯源,大多依据同一份文献,即《绩溪面馆业的历史》。对于徽馆史,它是顶级珍贵的调查报告。作者是绩溪人程本海、邵亦群,民国十三年(1924)发表于旅沪徽人创办的《微音》月刊。
关于清道光末年至宣统元年(约1850-1909)间,苏杭沪汉的徽馆创设状态,最早的出处就是它。而“徽馆始于清末”说,最早的出处也是它。其珍贵程度,不言而喻。
但这份弥足珍贵的文献,也有历史局限,即调查只覆盖了“绩溪面馆”;同时,受信息资源和交通条件影响,历史溯源也不足。并由此得出一个遗憾的结论,将调查所及的时间上限当作了徽馆起始的上限。特别对苏杭汉,这份调查的溯源,当时难以充分。
其实,徽馆赴长三角市镇营商,至迟明代中期就开始了。彼时,徽商领军天下,已成垄断之势。当时的盐商、木商,雄踞在汉口、南京、扬州、苏州一线,输运频繁,“家庖”(家厨)相随,园林雅会,诗酒宴饮。若无徽馆,不合史实。
哪怕要文献出处,明确记载的徽馆,也可溯源到清乾隆初。扬州河下街的“徽包店”,就出现于乾隆初年。而同时期,“扬州就有徽面馆”了。嘉庆间,南京秦淮河畔酒楼云集,“便意馆”“新顺馆”就是两家知名徽馆,它们都有名菜“徽圆”。到清末,南京“新顺馆仍为金陵名店”(均见《史说徽菜》)。
那时,徽馆的经营特色,是“食肆多附于面馆”,意即:一楼门面做面馆,里进和楼上则经营简席筵席。这一传统的“徽馆标签”,直到改革开放初期,仍延续着。
不过,“食肆多附于面馆”这种经营模式,却远非乾隆初才有,北宋时京城就流行了。《东京梦华录》记载,御街上遍布着“分茶(店)”。这种店,就是兼营饭菜与面食的。到南宋的京城,“分茶(店)”更名了,改称“包子酒店”,《梦梁录》与《都城纪胜》都有记载,仍然饭菜与面食兼营。有趣的是,还记载着水晶包、蝴蝶面、梅花包、烧鱼白等类名食,它们还保留在今天的徽菜里。
这些历史,是徽馆源流,也是徽菜的营商史,不研究它,不足以传承徽菜文化,也不足以认知徽菜的烹调精华。
自古,徽厨高手过招,有个约定俗成的评价标准,是“成菜要简”;名师高徒相授,有个隐秘的烹调心语,也是“成菜要简”。
曾经,受教或寻访过多名徽厨,他们是民国时期成名的一代,留下了如此刻骨铭心的心得!
但是,久而久之,对这个“简”,也出现了诸多不准确的解读,有的直接就把徽菜理解成简单的菜、家常的菜了,甚至认为研究徽菜也简单。
那什么是“成菜要简”呢?“成菜”的意思,就是成品菜的“色、型、意、品”;“简”的意思,就是简约、自然。这样的“成菜”,是一种山水意境般的追求,与徽菜作为文人菜的身份很相符。
可见,徽厨先人都是有文化根基的。也证明了,徽菜的烹调与创制中,文人们确实参与其中了,《扬州画舫录》所记的徽州文人菜并非空穴来风。这些文化遗产中,鲭鱼面、芙蓉蛋、松果肉、绣球肉、荷花豆腐等等,文人风骨筋肌毕现,是“简”字的最好注脚。
看一个菜系,烹调理论至关重要!而烹调理论,首先看它有没有核心价值理念。徽菜的“成菜要简”,算得上!
徽菜的烹调理念,当由其文化母体—徽学所决定。作为儒学衣钵的徽州理学,统率徽学千余年,其遵循孔子的“精细”(《论语·乡党》)论,即“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也遵循孟子的“正、功、德”(《孟子》)论,即食正、食功、食德的饮食思想。
“精细”,是烹调的“礼”,是价值理念层面的追求,“正、功、德”与其一脉相承。“正”,即食材的本味、正味;“功”,即劳动的付出与客人购买的付出对应和谐的状态;“德”,即精细对待食材与精细烹调食材的隆重行为过程(即烹调礼仪),通俗讲就是把精细烹调作为烹调规范和执厨礼仪。
“成菜要简”,就是孔孟“精细”饮食思想的鲜活实践。徽厨先贤们,在烹调中以“精细”为指引,寻求烹调之“道”,于是才有“成菜要简”思想的形成。
“简”,是“精细”思想的具化,是“精细”追求的实操,是“精细”烹调之“道”。
朱子说,“为学之道,至简至易……而溺心于浅近无用之地,则反见其难耳”(《朱子大全集三·答程允夫》)。曾受朱子举荐的南宋理学家杨简也说,“盖道,至易至简至近至平常,故曰中庸”(《慈湖诗传·卷六》)。徽菜的“精细中庸”特征,与理学之“道”,通过一个“简”字,竟然如此息息相通!
那么,徽厨前辈心中,“简”是什么样子呢?上海大富贵返绩养老的名厨唐观富先生,是家父执厨的良师益友,他有个解释,“做时(过程)再复杂,成菜时都要简、要巧”。可见,“简”是化繁为简,是菜型简约,是巧妙天成。
“简”字背后,有此等规律,人们不太容易理解它,甚而会误解成简单随意,与简约、自然的“色、型、意、品”背道而驰。
所以,我觉得需要提炼,以更好服务新时代徽菜发展。提炼目的,是让“简”更贴近现代语境,因而提出称为“烹鲜致简”。这个称号,人们更易领悟,业界也更能重视,并在《文化徽菜》《史说徽菜》二书中相继作了论证。
“烹鲜致简”:“鲜”,即本味正味,追求原汁原味;“致”,即极致、精致,追求精细、至味,讲究烹调与饮食的礼仪;“简”,即简约,追求技艺上化繁为简和成菜上简约、天然。
“烹鲜致简”,是徽菜烹调的哲学境界,也是徽厨行为的价值规范。无论如何平常的时蔬禽畜,都应精细取材、因材施艺、心追至味。无论如何珍稀的山珍海味、江河湖鲜,最终呈现出来,都应是自然、简约、朴素、典雅的菜品。这才无愧徽厨、徽菜!
徽菜“三重”(重油、重色、重火功),有相当知晓度,并对汉口、上海的饮食留下重要影响。它是一路徽菜的风格,代表着徽菜“浓油赤酱、火生本味”的特色。
很遗憾,认知模糊也因它而现,人们以为,它就是徽菜的核心特征,把它当成了徽菜标签,直接贴上徽菜的门脸。凡涉徽菜,就用“三重”统揽。有些厨者,把菜烧的又咸又辣又老又乌黑,认为这是徽菜特色。它的负影响,不可小觑!
“三重”,只代表徽菜局部,不代表徽菜整体。能代表徽菜整体的,才是核心特征!
徽菜的核心特征,一定是体现出每个菜本质的特征,它能反映出徽菜所有菜品的共性,也能反映出徽菜所有烹调取法的共性。共性的,才是整体的。这种特征,来源于烹调实践,根植于徽菜的母体文化。
徽菜饮食理论,思想基础是孔孟的“精细”“正、功、德”;技法基础则是伊尹的“至味论”(见《吕氏春秋·本味篇》)。它们,都是徽学所承继的儒学思想,在徽菜上落地生根了。
当然,孔孟与伊尹的饮食思想,是中华饮食大家族的,并非徽菜独享。但徽菜有不同它菜系之处,确保它完成了全面彻底的承继。
徽菜具有文人菜特质。古老的祭祀典礼上,明清的徽商园林里,饮食烹调,肴馔茶点,文人们深度参与其中。有些菜是文人制作,有些厨师是应文人思路做菜。
徽菜具有集大成禀赋。跟随人口不断徙入徽州,先秦时的吴越饮食、楚地饮食,在这里密接合流;汉晋唐宋时的中原饮食、苏浙饮食,来这里融入生活。明清时,长三角饮食则走进了遍布市镇的徽馆,在炒锅里融会贯通。
梳理之后,应该明白了吧?徽菜是个完整的系统的中华饮食文化载体,保留了中华饮食的精粹。其中,伊尹的“八不”论,成为徽菜厨者烹调心法,世代奉为圭臬!
“八不”,就是“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腻”。徽菜烹调的全部过程里,它们的身影无处不在。
火功,火生本味,“不弊”“不烂”“不腻”。味道,鲜香本味,酸、辣、甜、咸适度,中庸调和。型意,精细正味,典雅、自然、立意。这样的技法,既是追求,也是规范,刻画着徽菜传承的千年之路。由此,构成了徽菜核心风格,形成了徽菜核心特征。
然而,一个菜系特征的描述,语言必须精炼。此道理路人皆知,但怎么提炼它呢?我提出,“原汁原味、惟精惟细、鲜香极致、酸辣中庸”十六字特征,再归纳成四个字就是“精细中庸”,也在《文化徽菜》《史说徽菜》作了解读和论证。
“原汁原味,惟精惟细,鲜香极致,酸辣中庸”,是“精细”“至味”的再现。如此风格,堪称为徽菜量身定制!从这里,徽菜“整体”一览无余,徽菜“共性”清晰明白。这个整体和共性,一旦融入中华饮食大家族,它就化作了徽菜的“个性”。这样的风格,才配称徽菜的核心特征!
徽菜征途上,虽然经历风雨飘摇,遭遇市场震荡,也任凭麻辣、糟辣、酸辣、香辣、香甜、酸甜、浊香诱惑侵扰,仍然终始如一,坚守“精细中庸”初心,直达“烹鲜致简”境界。
徽菜烹调,有一套宝贵经验,可归纳为:因性(食材食性)取材,因材取艺(刀功火功等烹艺),因艺取味(成菜口感味觉)。得到真传的厨师,即使处理同样的食材,组菜施艺,也能千变万化,人们称之“一材百味”。如猪肚食材,爆猪肚用中层(内外皮层剥离),煨猪肚用内层,炒肚皮用外层,整肚则做肉瓤肚、糯米肚、五香肚、熏肚、拌肚、酱肚、糟肚、烩肚丝(块)、熘双脆、烩炸肚等,材尽其用,花色万千,徽菜绝技可见冰山一角。备受珍视的烹艺,传承中也受到外部因素影响,有的受追捧而愈益火热,有的因冷落而渐趋遗忘。遭遇冷落,却多非烹艺本身缺陷,是外在因素所致,如烹具跟不上时代变化、生活节奏需要简化烹调,有的则是技艺流失,或需降低成本……等等。而烹艺本身呢?委实巧妙智慧,成菜价值也稀罕。曾经,它们都是徽菜的代表性技法。受冷落的烹艺,多值得挖掘应用,只要保持或完善其烹调思路与原理,再将烹具现代化、餐饮化,呈现出来,还是人间奇味。如果要举例,可看下述四法,我称它增味技法、茶菜技法、干锅技法、“川”味技法,就值得挖掘推广。
增味技法。如腌鲜组味、糟醉增味、风干提香,皆徽俗妙法,当下仍在追捧之列。腌鲜组味,用腌制食材搭配时鲜做菜,风味奇特,著名的有腌笃鲜、金银蹄,除此还有肉烧鱼鲞、腊肉烧鱼、火腿烧菇等,一法百菜。糟醉增香,先用酒糟腌肉后再烹调,俗以红糟腌畜肉、白糟腌鱼禽,名菜燕笋糟肉上过南巡时的乾隆御膳。风干提香,乃将禽畜鱼鲜腌,出净血水再晾干后入菜,别有一番香味,风肉、风鱼、风猪舌等较知名。茶菜技法。徽菜慧眼识鲜,以鲜干茶叶、红绿茶汤入菜,平添妙趣,时雨(鲜叶)鸡丝、茶汁东坡肉、茶汁熓牛肉、茶叶蛋、茶腿(「淡腌」后用茶末外敷保鲜再晾晒的火腿)、茶熏等著名。当今,抹茶食品已成潮流,但局限在米糕、粽子、烘糕之类食点,菜品上的应用少。新鲜茶叶用于成菜,清香解腻,生机盎然,更值研创运用。
干锅技法。烧肉只加作料不加水,用炆火煨炖,或炌火(隔火烧称炌)煨焖,煏出肉的自身水分和油脂,成菜鲜香醇厚、软糯筋弹、健康养生,干锅炖(炆火)、干焖肉(炌火)是其杰作。此技,适用任何禽畜肉,极具研创推广价值。“川”味技法。徽菜老菜谱中,竟然有“川”名,颇有趣。如川猪头、川圆子、川片鸡汤、片儿川面,川圆子技法遗存在名菜水渍饼中,片儿川面也成了杭州老徽馆奎元馆的传世名吃。但此“川”,是徽菜烹技,并非“川味”,至今还保留在徽州的民俗饮食里。“川”技初现在文献,是北宋京城的食肆上,这个“川”也非“川味”。川地,自古称巴(巴国)、蜀(蜀国)。直到元代,设四川行中书省,“川”的简称才出现。北宋线),巴蜀境域设有川峡四路(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于是有“四川”之称。不过呢,请注意,此“四川”已然是个完整的“简称”了,所指即川峡四路,不能少了“四”字。在当时,如果问人“川”地在哪里?一定懵圈!等来的答案,必然是反问,“川”是什么意思?因此只能问“四川”在哪里?就明白在问川峡四路。当时,唐诗宋词及游记等,也多称巴、蜀。所以,《东京梦华录》记的“川饭”,其“川”意,与“四川”显然不同概念。书中的意思,是“川”这种烹调技法做出的“饭”,叫“川饭”。“川”技,存在徽菜中,用两只锅同时烹调一个菜(饭、面),一锅先煮清爽或爆香,再穿到另一锅同时烧好的料中入味,两锅无缝衔接,如川面、川饭,有从此锅“穿越”彼锅之意。“川”的古意,《康熙字典》中《释名》注为“穿也”、《说文解字》注为“通也”,也可看出“川”技源流。
徽菜概念内卷,必然映射在徽菜定义上。主张“安徽菜”者,认为是皖南、皖北各风味的总称。主张“徽州菜”者,认为是“徽州地方风味”。各说各话,分明在定义两个不同菜系,一直这么尴尬!概念,讲的是徽菜的适用范围。定义,要在概念基础上,讲清徽菜的本质特征。然而,这两大主张,都没有揭示徽菜的本质,只用“风味”敷衍说事,仍停留在“概念”阶段,因而也不能算作“徽菜定义”。徽菜定义,是徽菜理论最重要的事情。定义科学与否,直接反映徽菜理论的科学性高下,也关系徽菜形象树立、徽菜品牌打造,直至影响徽菜产业创新发展。前文,讨论过徽菜概念、徽菜特征。内涵与外延上,徽菜=江淮菜+徽俗菜+徽馆菜。本质特征上,用四个字概括,即为精细中庸。如此明确,定义徽菜其实不难。但是,下定义之前,还必须明确一个重大史实,就是清末产生八大菜系时,那时的徽菜只包括徽俗菜与徽馆菜。就是说,当下的定义,既不能悖离历史、脱离“徽州”,也不能只局限“徽州”、不顾“江淮”。理解徽菜里的“徽州”,与徽文化里的“徽州”类似,既要盯住“小徽州”,也要关注“大徽州”。就是说,徽文化系统中的徽菜,其形成发展区域是在“大徽州”,凡受徽俗菜辐射影响的周边区域,受徽馆菜影响的长江中下游食肆区域,都涵盖其中。然而,这里又有难点,“大徽州”是个学术概念,用其来直接定义徽菜,会引起歧义,办法是只能在定义中体现出“大徽州”内涵与外延。只有厘清这些关联因素,才能科学准确定义徽菜。徽菜外延,徽州、徽馆主导的区域,其中含江淮、长三角。徽菜本质属性,精细中庸。定义终于不言自明了,即:徽菜是徽州、徽馆主导的精细中庸饮食风味。定义中,“徽州”涵盖大徽州和徽俗菜,“徽馆”涵盖历史徽馆和当代徽馆,江淮风味就包含在当代徽馆之中。影响范围,历史徽馆遍布长江中下游流域,当代徽馆也涉猎北上广深。
定义的内涵和外延,符合“徽菜=江淮菜+徽俗菜+徽馆菜”概念。定义中的本质特征,浓缩了徽菜区别于它菜系的核心特征,即“原汁原味,惟精惟细,鲜香极致,酸辣中庸。”因为,徽菜概念与定义,一直陷于内卷漩涡,我提出如此定义,也将一定引来非议。其中,最激烈的,一定是为“江淮菜”打抱不平,认为一个“徽州”岂能与“江淮菜”并肩?一个“徽馆”岂能既涵盖“徽州菜”又涵盖“江淮菜”?其实,我内心也曾如此反问过。需要的答案,就在历史里!当徽菜逐鹿食肆,遍布长江中下游市镇的时候,领军十里洋场酒楼业的时候,称雄“八大菜系”的时候,“江淮菜”在哪里呢?徽菜,既然能与省(区)级粤菜、苏菜、沪菜等菜系比肩,又为何不能与“江淮菜”并肩呢?更何况,当下的“江淮菜”是徽菜的一分子,已隐身于徽菜、徽馆之中了,外出营商只打徽菜招牌,并未以“江淮菜”自立门户。
喜烹熟知菜品,驾轻就熟,是厨师共情。但食客们,却需要换口味,于是只能去别处寻味,难成“回头客”。究其原因,除外出菜流程更改不易,主要还是创新资源匮乏。与此同时,却有众多人文菜品,或在旧文献里沉默,或在老菜谱里静伫,去问津的厨师寥寥。理论研究,理应关注它,挖掘其中的徽菜文化,梳理古老菜品与技法。其功,不仅在溯源历史,还在赓续历史,让隐身的菜品展露面容,呈献给世人。旧文献、老菜谱中的菜,虽然活在历史里,长啥样人们不知,但烹理是流传至今的。我们的研究,重点在掌握烹理,将它复制,让其穿越到现代来,这算是饮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自古,无落伍的菜品,只有落伍的厨艺!面对老菜名,往往无从下手,是未贯通烹理奥妙使然。徽馆有条古训,成菜千变万化,烹理则万变不离其宗,我称之“菜无定制,厨有定法”。就是说,菜不固守某种样貌,而技法必须合理、合规律、合饮食潮流。这条古训,也是复活人文菜品的经验。乾隆时的“徽”字号菜,堪称徽菜“国宝”。如,徽式炒肉:海参煨肉、海参煨蹄(肘)、冬笋煨糟肉、大㓠肉圆(煨、蒸、炸三式),计六款;还有徽药煨肉(徽菜五香有「徽药」之称)、徽州海参(擅长入味)、徽州肉圆(肥瘦各半切丁再拌料丁)、徽州芝麻圆(肉圆外裹黑芝麻)、川烩豆腐(“川”法遗存在徽俗菜中)、蒜烧水鸡腿(徽俗称青蛙为水鸡)、双冬乌鱼片(徽俗称冬笋火腿为双冬)、双冬煨鸭块(剔骨),等等,都承载着珍贵的人文信息。古人食趣,技法源流,徽菜食材……一一俱现,里面蕴藏的信息很多。其中,徽式炒肉有大㓠肉圆,“㓠”是徽州方言专用词,“剢碎食材”之意,音“簪”,区别于“剁”,此菜即狮子头原版,自古就有蒸、煨、炸三式。今炸后红烧者常见,蒸后挂汁、高汤清煨二式则少有,而知晓狮子头是徽菜者更少。海参一菜,也有三款,它的入味,徽菜有独特技法。它如,徽药五香、徽菜“川”技,都能实证徽菜“原汁原味、鲜香极致”特征的源流。还有,满载徽菜元素的古老菜品,也堪称徽菜瑰宝。如火腿圆、烩酥皮(干肉皮炸酥后烩烧)、酒煨肉(琥珀肉)、葫芦鸭(剔骨瓤八宝料)、糊涂鸭(鸭糊涂)、冬瓜鸭(煨)、牛乳鸡(剔骨煨)、荷包鱼(剔骨瓤馅料)、菇拖豆面、石耳捶鸡(石耳煨捶鸡)、笋丝蟹黄、火腿鱼饺、冬笋煨茶腿、松花芼鱼羊、四物燕窝汤(俗称冬笋、火腿、鸡脯、豆油皮或鸡皮为四物)、鹿筋松鼠鱼、代熊掌(蟹膏等替代)、假猴脑(猪脑等替代)、素燕窝,等等。它们,乾隆朝时就在食肆流行,若拿上当今餐桌,也无一逊色。其中,松鼠鱼,曾和狮子头一道打造了徽馆历史,成为当家的“四大名菜”之一。冬瓜鸭,则和徽俗名菜冬瓜鱼如出一辙。松花芼鱼羊,乃是随采随食的松花入菜徽俗,竟偶遇出了徽菜鱼羊鲜。假猴脑、代熊掌、鱼豆腐、鸡豆腐,是印象最深刻的徽菜传说。它如,冬笋、酥皮、四物、三丝、茶腿等,名称里更刻印着浓浓的徽俗乡音。它们的价值,不应再被尘封。当前创新烹艺,多去徽俗存量中找徽菜,在现有花色上搞翻新,扎堆聚集,沙里淘金。然而,沙里的“金”就那么多,于是就有人把酷烈的辣、冲鼻的香引入进来,结果徽菜的“本味”弄没了,根脉也就丢了。明清的徽商、徽馆,渗透了长三角市镇的市井酒巷,流淌向彼地民间的徽食习俗、徽菜技艺,又被文献记录,理所当然。这些菜品,与生俱来带着徽俗菜的原始密码,又在徽馆营商中植入创新菜的信息,人文价值极高。因此,旧文献、老菜谱中的徽菜,是一座含金量巨大的富矿。关键是,文献所记菜品繁杂,《调鼎集》《随园食单》《清稗类钞》等,还覆盖南北饮食,除去标有“徽”字身份的,如何在其中找出徽菜呢?因此,就要有衡量的标尺,这把尺就是:俗食传统、独特食材、典型技法等。拿着它,一个菜品一个菜品筛选,最后把徽菜“金子”淘出来。
做“老菜谱”研究,就需要运气了。家藏的“老菜谱”,大概率秘不示人。如果拥有它,也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留下精华。
徽菜禀赋中,包容创新的特质尤其耀眼。自古以来,徽菜始终走在融合之路上。创新也脚步不停,在祭祀与宴饮两大平台间行走。
徽州祭祀,不知何时竟引入了竞赛机制,赛琼碗、祭天馔,琳琅满目的贡食,桌面上是“陈列”,桌底下在“比拼”,用数量和款式比贡主的“虔诚”。
徽商园林,旅外徽馆,明清至民国间誉满长三角,园林中雅会宴饮,徽馆里招徕食客,拼的是肴馔的新味新意。
可以说,徽菜的创新,是从祭祀菜、雅会菜、食肆菜中拼出来的。它,注入徽菜肌骨,流入徽菜血脉,徽菜活力强劲不衰。
人们都说,艺术创新道法自然、无法即。一定意义上,烹调也是艺术,它的创新,也要遵循“道法”(最简明最深邃的事物规律),也要达到“无法”(融会贯通的化境)。实践中,也确有其法。归结起来,就是“样式、造型、品味”。
“样式、造型、品味”,正是民国初一代徽厨们念念不忘的烹调心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寻访调研时,这是重要成果。
它,既概括了成菜流程,又明确了流程上的关键节点和技法要领,凡名师带高徒,都会口口相授这种烹调秘笈。
其实,当今的烹调中,它已无处不在了。或拜师学艺,或心慕手追,“样式、造型、品味”,都是每道菜的必经之路,古人如此,今亦依然。差距,就在“悟道”与“未悟”之间。
有此指引,徽厨们才有无穷创新。其中,一个绝妙的成菜思路,叫“衬”。意思是,食材组配要互衬,刀功火功要互衬,盘饰造型要互衬。炒底板(盘底或盘周用蔬果衬托主菜),就是“衬”的一招,它是徽厨的创造,流入各大菜系,沿用至今。
“衬”,融汇贯通了“样式、造型、品味”。它的出现时间,应该早于清乾隆。因为,此时编集的《北砚食单》,不仅记载了大量的徽菜,还明确记录着徽菜的“衬”法。
无可置疑,这是一套系统的烹调理论,是徽厨先辈的重大创造。对这种创造,我们要十分重视和珍惜!
如此重要的创新“道法”,要在现代语境中解读,就可概括为“三讲”,即“讲菜式、讲菜型、讲菜品”,内蕴的含义不变,外示的信息更明白。
“三讲”,作为徽菜创新经验的总结,覆盖着烹调全部过程,提示了成菜关键节点,明确了徽菜技艺要领,是徽菜烹艺的形象担当。
“讲菜式”,即讲究食材食性与组配、味型构设与造味。“讲菜型”,即讲究吊鲜、提香、造型技巧。“讲菜品”,即讲究呈菜形象意境。
“三讲”,紧密关联、互为因果。操作中,食材干鲜巧配、菜名雅俗共赏;菜色浓淡相宜、造型火刀互助;烹法原汁原味、佐法天然取味。它是创新思想,也是烹调艺术,形象直白,科学管用。
这种烹艺追求,乃徽厨们代代坚守、锻造提升的结果,也是中华饮食最精华的创新经验。[完]
[3]所祭酒食,已「受神之福」,人再食用即领「受神之福」,称「饮福食胙」
[4]史可法(明末清初)著、史开纯(清)编,《史中正公集·与徽州士绅书》,清乾隆
新时代,创新车道上的菜系发展,理论将起导航作用。认识模糊,理论落后,方向就要出错!本文,暂述徽菜十大理论重点,其不可回避,但长期被忽视。论证它,旨求业者做到道理上明白、学理上明晰、哲理上明确,从而振兴徽菜,领军“八大菜系”。
我国的大菜系,多以省、直辖市的简称命名,如京菜、沪菜、苏菜、鲁菜、浙菜、粤菜、闽菜、湘菜、川菜……等等。即使是东北菜,也按省区简称来细分,叫辽菜、吉菜、黑龙江菜、蒙东菜。唯独安徽,本应称“皖菜”,却鸠占鹊巢,要称“徽菜”。
为什么?徽菜是金字招牌,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皖菜据为己有,能抬高身价、借船出海而已。
自从被占巢之后,真正的徽菜就一直遭曲解或挤压,成了“皖南风味”[1]的代表,成了“徽州地方风味”(见诸主流报刊和纪录片),甚至不堪到了“山民的菜”“咸、腐的菜”“品种甚少、烹技平常”的菜。
似乎,把徽菜的真身抹去了,皖菜就可以脱掉“替身”套装、取徽菜而代之。然而,套装可以随时穿戴,文化气质却不可以。从1974年《中国菜谱·安徽卷》落笔“徽菜是安徽菜的简称”算起 ,半个世纪过去了,人们仍然要寻味徽州地域、仍然要专访“绩溪徽菜馆”,仍然认为“徽菜绝对不是安徽菜的简称”。历史和文化的客观存在,不会因人为扭曲而改变。
半个世纪了,时光刻磨,“徽”的印记,深烙入各行各业。徽商成了“新徽商”,徽菜成了“新徽菜”,徽文化之“徽”成了世界的“安徽印象”……安徽的文化名片已然离不开“徽”!
回想当初,如果把皖菜确定为安徽菜的简称,皖菜=江淮菜(沿江菜、沿淮菜)+ 徽菜。而今,皖菜的身价是不是更高呢?
徽菜概念,就这么纠缠内卷,又越走越远、很难回头!理论梳理,就势在必行了。理论上清楚,才能走出困境。
因此,完善徽菜概念的建构,十分重要!既要保留“徽菜是安徽菜的简称”,也要保留「真正的徽菜」、延续徽菜的文脉。这样矛盾的维度,出路几乎没有!
唯一可行的,是用徽俗菜、徽馆菜(俗称「馆子菜」)来代表「真正的徽菜」。因为,历史上的徽菜,就是由徽俗菜与徽馆菜两大体系构成的。换句话说,「真正的徽菜」=徽俗菜+徽馆菜。
这种方法,是把「真正的徽菜」作为基础徽菜的方法,徽菜(安徽菜)=江淮菜+徽俗菜+徽馆菜。徽菜还是安徽菜的简称,「真正的徽菜」也还在!历史没有断,文脉还在流。
这样建构,也可能会产生疑问?说:一个“徽菜”,怎么可以分成两部分,还要与区域这么大的江淮菜比肩呢?
这种疑问,一定会有,但其所持逻辑,是压缩「真正的徽菜」时内卷思路的复制。如果继续人为贬低「真正的徽菜」,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不可取!试问,皖菜为什么要用徽菜来简称呢?况且,徽俗菜与徽馆菜的品种数量、烹技烹艺、营商成就、文化内涵,早在清乾隆时就以“徽”字著称,清末更名列“八大菜系之首”[2],又岂是江淮菜可比肩的?
但是,这种建构方法,对徽学研究者和「徽人」不管用,得到的一定是苛斥!好端端的一个徽菜,怎么可以一分为二呢?绝对认为不是最佳方案。其实,一分为二,笔者也心存不甘!然而,用徽菜(安徽菜)=江淮菜+徽菜,行吗?虽然过瘾,概念及其外延却模糊混乱,不合理论规范。其结果,理论上将仍然导致无休止内卷,实践上将仍然迟滞徽菜产业发展。
完善徽菜概念,需跳出地理局限,用文化眼光看徽州,用历史观点看徽菜,用全局视域看皖菜。这样优选,不是“皖菜=江淮菜+徽菜”,就是“徽菜(安徽菜)=江淮菜+徽俗菜+徽馆菜”。“皖菜”的机遇已经错过,“徽俗菜+徽馆菜”的机遇还可掌握。
溯源徽菜,离不开徽俗菜与徽馆菜两个维度。二者自成体系,又相互联系。徽俗菜是徽馆菜技艺的源头和基础,徽馆菜是徽俗菜的创新和发展。
当年,徽菜驰骋长三角与黄淮市镇,领军全国各大菜系,徽馆菜是主力。徽馆菜谱系,满含创新信息,菜品灿若星辰,不仅壮大着徽菜家族,也催生了外埠菜系。
师徒相授的菜谱,记录着它的历史身影。乾隆时的《北砚食单》,更是保留着它的“徽”字号菜名。著名的蟹黄汤包,前身是“蟹肉徽包”;著名的狮子头,前身是徽式肉圆(旧称还有“大㓠肉圆”“葵花㓠肉”)……徽馆菜,堪称中华饮食的文化瑰宝。
而当今,研究和宣传却忽略它了,认为历史上的徽馆菜,因经营地在外埠而“异化”,不属于徽菜了。一甩手,徽馆菜竟被抛弃了!
烹调实践中,也渐渐远离了它,人们少有愿望去研究、挖掘、承继。仅靠师徒相授渠道,得传的菜品,不仅数量凤毛麟角,技艺也多有流失或失真。
于是,不约而同,都把视角聚焦向徽俗菜,以缓解菜品总量的尴尬。幸运的是,徽俗菜天赋异禀,能担此大任,总算充实了菜单和餐桌。
然而,这样的结果,却是利弊兼生。最大的弊病,是误导徽菜走向了乡土菜“单行道”。
其弊端,早已初露端倪。最早否定徽菜的一群人,整出“徽菜技艺平平”论,参照物就是徽州乡土的菜。近些年,把徽菜弄成“皖南风味”,且“代表菜不多”,参照物也仍然是徽州乡土的菜。
这种情况下,理论研究只能向徽州乡土菜聚焦。成果虽不少,却极少文献研究,都未深挖徽州的饮食史学。
徽俗菜,根基中华饮食,谱系独立完整,全息浓缩着中原与吴越楚饮食融合的基因,文化地位显赫。
研究方法上,当然可多维度把握。但科学的视角,必须是徽州史学与徽州社会学,才能抓住人口变迁、社会演进与食俗食风的关系,从史学向度进行全程考察。从而,避免「以时段替代整体」、「以局部替代全局」。
论证工具上,当然也可理论推理。但只有将文献研究、社会调查、实证分析与逻辑推理互证,才能把握其演进历史和发展规律,揭示出徽俗菜的本质特征,及在中华饮食文化中的准确方位。从而,避免「凭空推理」、「主观臆设」。
饮食发展史上,徽俗菜的亮点,是其所承载的巨大文化能量,这是它无可比拟的优势,也是它独一无二的禀赋。研究者,需要吃透中华饮食史,在吴越与中原饮食、黄淮与长江流域饮食、南食与北食的融合上,横跨探寻,纵深挖掘,才能揭示徽俗菜技艺蕴藏的历史信息与时空密码。
社会学角度,自古以来,“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成公十三年》)。徽州民间,尤其崇尚祭祀,仪礼繁多,堪称绝响。祭祀名目,多敬天礼地崇祖神会。祭祀内容,必宴饮舞乐酬酢神灵。人在其中,饮福食胙[3];祭祀供品,人神共享。而大型祭祀,多轮值供奉(供奉祭品者逐年轮流),供奉者之间、当年与往年之间,形成祭品优劣的比拼机制,且逢祭多设宴,所供菜品食点,极尽精致奢侈(见《史说徽菜》)。这种祭祀,当是徽俗菜形成发展的内生动力。
显而易见,当前的研究,徽馆菜应扭转颓势、正本清源,徽俗菜应走出目之所及的「时段」、全程溯源考察。
菜肴技艺,含单品烹调、食材制作。烹调,以火功著称,如干锅炖、干焖肉、炒腰花(或肚丝)、爆河虾、爆肚片、小炒肉、清炒椒、腌笃(炟)鲜。食材,以发酵著称,如火腿、梅干菜、毛豆腐、臭鳜鱼、腌齏菜、酱风肉。
食点,多粉制食品,有米粉、面粉、苞萝(玉米)粉、栌穄(高粱)粉、蕨根粉、葛根粉、緅花藤(紫藤花)根粉等品种,以发酵、蒸烘著称,如壳饼、烧饼、虫窠、麻糍、酒酵包、酒酵糕、酒娘饼、甜藤粿、驴打滚、马打滚、肉丝糕、糯米藤粿、绩溪挞馃。
徽俗菜家族,自成体系,洋洋大观,得力于徽州社会的孕育。徽州的区位,得天独厚,从新石器晚期到殷商,良渚文化、吴城文化两大文明就成了它的邻居。2300年前时的战国,由吴入越再入楚,进入区别于「蛮夷」的「华夏」时代。汉晋以来,2000多年时光里,若世外桃源,社会安详,“号僻壤、又殷富”[4],这恐怕是全国的个例了。
幸福的徽州人,据文献记载,有“山越人”(见《后汉书·灵帝记》),有“大越徙民”(见《越绝书·记吴地传》),有晋唐宋迁徙而来的江北与中原的望族士族。
因此,徽州虽地处吴越,饮食则不仅限于吴越,本土的吴越饮食,与来自黄淮流域的中原饮食、江淮流域的吴楚饮食,完成了跨界融合。这种跨界,独一无二,它地几无条件完成。徽俗菜,就这样在中华大地上诞生了。
徽菜,有如此高的起点,是它日后成名的根本原因。人们的许多迷惑,比如徽菜是一个州郡体量,为何能领先省区体量的菜系?比如徽菜为何能成为历史上南食的代表?这就是答案!
伴随社会演进,徽俗菜会不断发展。但徽俗菜的传承,仍然要依赖三个条件,即时节祭祀、商业需求、家常饮食。然而,时节祭祀中的食点,受到近现代文明洗刷,渐渐删繁就简了;商业和家常饮食,也受到历史上食品短缺影响,有的因陋就简,有的技艺流失了。
比如,水渍饼做成了猪肉豆腐圆,干锅炖做成了红烧肉,烧焖粉做成了五香米糊,酒酵包(糕、饼)做成了酵母发酵添加米酒。而如干锅蒸肉、牛烂熓、猪头膏、松毛蒸包、茶腿、火燻、火肉等,则已难觅踪迹。过年的「进门四道茶」中,甜茶(底汤为米酒娘)、清(青)茶,由于简易而保留至今;而传说中的贵子茶(鸡子茶)、糁饭茶(咸鲜或甜),则因技艺繁琐而难见真身。充满巧思的贵子茶,还作简易的「咸炣鸡子」(盐煮鸡蛋)、「五香茶叶蛋」所替代。
而当前,人们富了,饮食的精神需求被打开,蕴藏着文化仪礼和火功精华的味道就成了追求。徽俗菜,文化品质卓越,自古寓教育于食、寓祝颂于食,菜里蕴藏着古礼古韵,又以时鲜本味著称,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机遇。但如今,它并不能完整呈现给世人,有的已经或正在流失,需要抢救挖掘;有的技艺失准,需要纠错提升;有的则劣币驱逐良币,需要匡正工艺。
工艺繁复的俗食,正是传承中容易流失的俗食,恰恰也是文化价值极高的俗食。它,是理论研究的重点,也是产业发展的重点。
徽馆溯源,大多依据同一份文献,即《绩溪面馆业的历史》。对于徽馆史,它是顶级珍贵的调查报告。作者是绩溪人程本海、邵亦群,民国十三年(1924)发表于旅沪徽人创办的《微音》月刊。
关于清道光末年至宣统元年(约1850-1909)间,苏杭沪汉的徽馆创设状态,最早的出处就是它。而“徽馆始于清末”说,最早的出处也是它。其珍贵程度,不言而喻。
但这份弥足珍贵的文献,也有历史局限,即调查只覆盖了“绩溪面馆”;同时,受信息资源和交通条件影响,历史溯源也不足。并由此得出一个遗憾的结论,将调查所及的时间上限当作了徽馆起始的上限。特别对苏杭汉,这份调查的溯源,当时难以充分。
其实,徽馆赴长三角市镇营商,至迟明代中期就开始了。彼时,徽商领军天下,已成垄断之势。当时的盐商、木商,雄踞在汉口、南京、扬州、苏州一线,输运频繁,“家庖”(家厨)相随,园林雅会,诗酒宴饮。若无徽馆,不合史实。
哪怕要文献出处,明确记载的徽馆,也可溯源到清乾隆初。扬州河下街的“徽包店”,就出现于乾隆初年。而同时期,“扬州就有徽面馆”了。嘉庆间,南京秦淮河畔酒楼云集,“便意馆”“新顺馆”就是两家知名徽馆,它们都有名菜“徽圆”。到清末,南京“新顺馆仍为金陵名店”(均见《史说徽菜》)。
那时,徽馆的经营特色,是“食肆多附于面馆”,意即:一楼门面做面馆,里进和楼上则经营简席筵席。这一传统的“徽馆标签”,直到改革开放初期,仍延续着。
不过,“食肆多附于面馆”这种经营模式,却远非乾隆初才有,北宋时京城就流行了。《东京梦华录》记载,御街上遍布着“分茶(店)”。这种店,就是兼营饭菜与面食的。到南宋的京城,“分茶(店)”更名了,改称“包子酒店”,《梦梁录》与《都城纪胜》都有记载,仍然饭菜与面食兼营。有趣的是,还记载着水晶包、蝴蝶面、梅花包、烧鱼白等类名食,它们还保留在今天的徽菜里。
这些历史,是徽馆源流,也是徽菜的营商史,不研究它,不足以传承徽菜文化,也不足以认知徽菜的烹调精华。
自古,徽厨高手过招,有个约定俗成的评价标准,是“成菜要简”;名师高徒相授,有个隐秘的烹调心语,也是“成菜要简”。
曾经,受教或寻访过多名徽厨,他们是民国时期成名的一代,留下了如此刻骨铭心的心得!
但是,久而久之,对这个“简”,也出现了诸多不准确的解读,有的直接就把徽菜理解成简单的菜、家常的菜了,甚至认为研究徽菜也简单。
那什么是“成菜要简”呢?“成菜”的意思,就是成品菜的“色、型、意、品”;“简”的意思,就是简约、自然。这样的“成菜”,是一种山水意境般的追求,与徽菜作为文人菜的身份很相符。
可见,徽厨先人都是有文化根基的。也证明了,徽菜的烹调与创制中,文人们确实参与其中了,《扬州画舫录》所记的徽州文人菜并非空穴来风。这些文化遗产中,鲭鱼面、芙蓉蛋、松果肉、绣球肉、荷花豆腐等等,文人风骨筋肌毕现,是“简”字的最好注脚。
看一个菜系,烹调理论至关重要!而烹调理论,首先看它有没有核心价值理念。徽菜的“成菜要简”,算得上!
徽菜的烹调理念,当由其文化母体—徽学所决定。作为儒学衣钵的徽州理学,统率徽学千余年,其遵循孔子的“精细”(《论语·乡党》)论,即“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也遵循孟子的“正、功、德”(《孟子》)论,即食正、食功、食德的饮食思想。
“精细”,是烹调的“礼”,是价值理念层面的追求,“正、功、德”与其一脉相承。“正”,即食材的本味、正味;“功”,即劳动的付出与客人购买的付出对应和谐的状态;“德”,即精细对待食材与精细烹调食材的隆重行为过程(即烹调礼仪),通俗讲就是把精细烹调作为烹调规范和执厨礼仪。
“成菜要简”,就是孔孟“精细”饮食思想的鲜活实践。徽厨先贤们,在烹调中以“精细”为指引,寻求烹调之“道”,于是才有“成菜要简”思想的形成。
“简”,是“精细”思想的具化,是“精细”追求的实操,是“精细”烹调之“道”。
朱子说,“为学之道,至简至易……而溺心于浅近无用之地,则反见其难耳”(《朱子大全集三·答程允夫》)。曾受朱子举荐的南宋理学家杨简也说,“盖道,至易至简至近至平常,故曰中庸”(《慈湖诗传·卷六》)。徽菜的“精细中庸”特征,与理学之“道”,通过一个“简”字,竟然如此息息相通!
那么,徽厨前辈心中,“简”是什么样子呢?上海大富贵返绩养老的名厨唐观富先生,是家父执厨的良师益友,他有个解释,“做时(过程)再复杂,成菜时都要简、要巧”。可见,“简”是化繁为简,是菜型简约,是巧妙天成。
“简”字背后,有此等规律,人们不太容易理解它,甚而会误解成简单随意,与简约、自然的“色、型、意、品”背道而驰。
所以,我觉得需要提炼,以更好服务新时代徽菜发展。提炼目的,是让“简”更贴近现代语境,因而提出称为“烹鲜致简”。这个称号,人们更易领悟,业界也更能重视,并在《文化徽菜》《史说徽菜》二书中相继作了论证。
“烹鲜致简”:“鲜”,即本味正味,追求原汁原味;“致”,即极致、精致,追求精细、至味,讲究烹调与饮食的礼仪;“简”,即简约,追求技艺上化繁为简和成菜上简约、天然。
“烹鲜致简”,是徽菜烹调的哲学境界,也是徽厨行为的价值规范。无论如何平常的时蔬禽畜,都应精细取材、因材施艺、心追至味。无论如何珍稀的山珍海味、江河湖鲜,最终呈现出来,都应是自然、简约、朴素、典雅的菜品。这才无愧徽厨、徽菜!
徽菜“三重”(重油、重色、重火功),有相当知晓度,并对汉口、上海的饮食留下重要影响。它是一路徽菜的风格,代表着徽菜“浓油赤酱、火生本味”的特色。
很遗憾,认知模糊也因它而现,人们以为,它就是徽菜的核心特征,把它当成了徽菜标签,直接贴上徽菜的门脸。凡涉徽菜,就用“三重”统揽。有些厨者,把菜烧的又咸又辣又老又乌黑,认为这是徽菜特色。它的负影响,不可小觑!
“三重”,只代表徽菜局部,不代表徽菜整体。能代表徽菜整体的,才是核心特征!
徽菜的核心特征,一定是体现出每个菜本质的特征,它能反映出徽菜所有菜品的共性,也能反映出徽菜所有烹调取法的共性。共性的,才是整体的。这种特征,来源于烹调实践,根植于徽菜的母体文化。
徽菜饮食理论,思想基础是孔孟的“精细”“正、功、德”;技法基础则是伊尹的“至味论”(见《吕氏春秋·本味篇》)。它们,都是徽学所承继的儒学思想,在徽菜上落地生根了。
当然,孔孟与伊尹的饮食思想,是中华饮食大家族的,并非徽菜独享。但徽菜有不同它菜系之处,确保它完成了全面彻底的承继。
徽菜具有文人菜特质。古老的祭祀典礼上,明清的徽商园林里,饮食烹调,肴馔茶点,文人们深度参与其中。有些菜是文人制作,有些厨师是应文人思路做菜。
徽菜具有集大成禀赋。跟随人口不断徙入徽州,先秦时的吴越饮食、楚地饮食,在这里密接合流;汉晋唐宋时的中原饮食、苏浙饮食,来这里融入生活。明清时,长三角饮食则走进了遍布市镇的徽馆,在炒锅里融会贯通。
梳理之后,应该明白了吧?徽菜是个完整的系统的中华饮食文化载体,保留了中华饮食的精粹。其中,伊尹的“八不”论,成为徽菜厨者烹调心法,世代奉为圭臬!
“八不”,就是“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腻”。徽菜烹调的全部过程里,它们的身影无处不在。
火功,火生本味,“不弊”“不烂”“不腻”。味道,鲜香本味,酸、辣、甜、咸适度,中庸调和。型意,精细正味,典雅、自然、立意。这样的技法,既是追求,也是规范,刻画着徽菜传承的千年之路。由此,构成了徽菜核心风格,形成了徽菜核心特征。
然而,一个菜系特征的描述,语言必须精炼。此道理路人皆知,但怎么提炼它呢?我提出,“原汁原味、惟精惟细、鲜香极致、酸辣中庸”十六字特征,再归纳成四个字就是“精细中庸”,也在《文化徽菜》《史说徽菜》作了解读和论证。
“原汁原味,惟精惟细,鲜香极致,酸辣中庸”,是“精细”“至味”的再现。如此风格,堪称为徽菜量身定制!从这里,徽菜“整体”一览无余,徽菜“共性”清晰明白。这个整体和共性,一旦融入中华饮食大家族,它就化作了徽菜的“个性”。这样的风格,才配称徽菜的核心特征!
徽菜征途上,虽然经历风雨飘摇,遭遇市场震荡,也任凭麻辣、糟辣、酸辣、香辣、香甜、酸甜、浊香诱惑侵扰,仍然终始如一,坚守“精细中庸”初心,直达“烹鲜致简”境界。
徽菜烹调,有一套宝贵经验,可归纳为:因性(食材食性)取材,因材取艺(刀功火功等烹艺),因艺取味(成菜口感味觉)。得到真传的厨师,即使处理同样的食材,组菜施艺,也能千变万化,人们称之“一材百味”。如猪肚食材,爆猪肚用中层(内外皮层剥离),煨猪肚用内层,炒肚皮用外层,整肚则做肉瓤肚、糯米肚、五香肚、熏肚、拌肚、酱肚、糟肚、烩肚丝(块)、熘双脆、烩炸肚等,材尽其用,花色万千,徽菜绝技可见冰山一角。备受珍视的烹艺,传承中也受到外部因素影响,有的受追捧而愈益火热,有的因冷落而渐趋遗忘。遭遇冷落,却多非烹艺本身缺陷,是外在因素所致,如烹具跟不上时代变化、生活节奏需要简化烹调,有的则是技艺流失,或需降低成本……等等。而烹艺本身呢?委实巧妙智慧,成菜价值也稀罕。曾经,它们都是徽菜的代表性技法。受冷落的烹艺,多值得挖掘应用,只要保持或完善其烹调思路与原理,再将烹具现代化、餐饮化,呈现出来,还是人间奇味。如果要举例,可看下述四法,我称它增味技法、茶菜技法、干锅技法、“川”味技法,就值得挖掘推广。
增味技法。如腌鲜组味、糟醉增味、风干提香,皆徽俗妙法,当下仍在追捧之列。腌鲜组味,用腌制食材搭配时鲜做菜,风味奇特,著名的有腌笃鲜、金银蹄,除此还有肉烧鱼鲞、腊肉烧鱼、火腿烧菇等,一法百菜。糟醉增香,先用酒糟腌肉后再烹调,俗以红糟腌畜肉、白糟腌鱼禽,名菜燕笋糟肉上过南巡时的乾隆御膳。风干提香,乃将禽畜鱼鲜腌,出净血水再晾干后入菜,别有一番香味,风肉、风鱼、风猪舌等较知名。茶菜技法。徽菜慧眼识鲜,以鲜干茶叶、红绿茶汤入菜,平添妙趣,时雨(鲜叶)鸡丝、茶汁东坡肉、茶汁熓牛肉、茶叶蛋、茶腿(「淡腌」后用茶末外敷保鲜再晾晒的火腿)、茶熏等著名。当今,抹茶食品已成潮流,但局限在米糕、粽子、烘糕之类食点,菜品上的应用少。新鲜茶叶用于成菜,清香解腻,生机盎然,更值研创运用。
干锅技法。烧肉只加作料不加水,用炆火煨炖,或炌火(隔火烧称炌)煨焖,煏出肉的自身水分和油脂,成菜鲜香醇厚、软糯筋弹、健康养生,干锅炖(炆火)、干焖肉(炌火)是其杰作。此技,适用任何禽畜肉,极具研创推广价值。“川”味技法。徽菜老菜谱中,竟然有“川”名,颇有趣。如川猪头、川圆子、川片鸡汤、片儿川面,川圆子技法遗存在名菜水渍饼中,片儿川面也成了杭州老徽馆奎元馆的传世名吃。但此“川”,是徽菜烹技,并非“川味”,至今还保留在徽州的民俗饮食里。“川”技初现在文献,是北宋京城的食肆上,这个“川”也非“川味”。川地,自古称巴(巴国)、蜀(蜀国)。直到元代,设四川行中书省,“川”的简称才出现。北宋线),巴蜀境域设有川峡四路(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于是有“四川”之称。不过呢,请注意,此“四川”已然是个完整的“简称”了,所指即川峡四路,不能少了“四”字。在当时,如果问人“川”地在哪里?一定懵圈!等来的答案,必然是反问,“川”是什么意思?因此只能问“四川”在哪里?就明白在问川峡四路。当时,唐诗宋词及游记等,也多称巴、蜀。所以,《东京梦华录》记的“川饭”,其“川”意,与“四川”显然不同概念。书中的意思,是“川”这种烹调技法做出的“饭”,叫“川饭”。“川”技,存在徽菜中,用两只锅同时烹调一个菜(饭、面),一锅先煮清爽或爆香,再穿到另一锅同时烧好的料中入味,两锅无缝衔接,如川面、川饭,有从此锅“穿越”彼锅之意。“川”的古意,《康熙字典》中《释名》注为“穿也”、《说文解字》注为“通也”,也可看出“川”技源流。
徽菜概念内卷,必然映射在徽菜定义上。主张“安徽菜”者,认为是皖南、皖北各风味的总称。主张“徽州菜”者,认为是“徽州地方风味”。各说各话,分明在定义两个不同菜系,一直这么尴尬!概念,讲的是徽菜的适用范围。定义,要在概念基础上,讲清徽菜的本质特征。然而,这两大主张,都没有揭示徽菜的本质,只用“风味”敷衍说事,仍停留在“概念”阶段,因而也不能算作“徽菜定义”。徽菜定义,是徽菜理论最重要的事情。定义科学与否,直接反映徽菜理论的科学性高下,也关系徽菜形象树立、徽菜品牌打造,直至影响徽菜产业创新发展。前文,讨论过徽菜概念、徽菜特征。内涵与外延上,徽菜=江淮菜+徽俗菜+徽馆菜。本质特征上,用四个字概括,即为精细中庸。如此明确,定义徽菜其实不难。但是,下定义之前,还必须明确一个重大史实,就是清末产生八大菜系时,那时的徽菜只包括徽俗菜与徽馆菜。就是说,当下的定义,既不能悖离历史、脱离“徽州”,也不能只局限“徽州”、不顾“江淮”。理解徽菜里的“徽州”,与徽文化里的“徽州”类似,既要盯住“小徽州”,也要关注“大徽州”。就是说,徽文化系统中的徽菜,其形成发展区域是在“大徽州”,凡受徽俗菜辐射影响的周边区域,受徽馆菜影响的长江中下游食肆区域,都涵盖其中。然而,这里又有难点,“大徽州”是个学术概念,用其来直接定义徽菜,会引起歧义,办法是只能在定义中体现出“大徽州”内涵与外延。只有厘清这些关联因素,才能科学准确定义徽菜。徽菜外延,徽州、徽馆主导的区域,其中含江淮、长三角。徽菜本质属性,精细中庸。定义终于不言自明了,即:徽菜是徽州、徽馆主导的精细中庸饮食风味。定义中,“徽州”涵盖大徽州和徽俗菜,“徽馆”涵盖历史徽馆和当代徽馆,江淮风味就包含在当代徽馆之中。影响范围,历史徽馆遍布长江中下游流域,当代徽馆也涉猎北上广深。
定义的内涵和外延,符合“徽菜=江淮菜+徽俗菜+徽馆菜”概念。定义中的本质特征,浓缩了徽菜区别于它菜系的核心特征,即“原汁原味,惟精惟细,鲜香极致,酸辣中庸。”因为,徽菜概念与定义,一直陷于内卷漩涡,我提出如此定义,也将一定引来非议。其中,最激烈的,一定是为“江淮菜”打抱不平,认为一个“徽州”岂能与“江淮菜”并肩?一个“徽馆”岂能既涵盖“徽州菜”又涵盖“江淮菜”?其实,我内心也曾如此反问过。需要的答案,就在历史里!当徽菜逐鹿食肆,遍布长江中下游市镇的时候,领军十里洋场酒楼业的时候,称雄“八大菜系”的时候,“江淮菜”在哪里呢?徽菜,既然能与省(区)级粤菜、苏菜、沪菜等菜系比肩,又为何不能与“江淮菜”并肩呢?更何况,当下的“江淮菜”是徽菜的一分子,已隐身于徽菜、徽馆之中了,外出营商只打徽菜招牌,并未以“江淮菜”自立门户。
喜烹熟知菜品,驾轻就熟,是厨师共情。但食客们,却需要换口味,于是只能去别处寻味,难成“回头客”。究其原因,除外出菜流程更改不易,主要还是创新资源匮乏。与此同时,却有众多人文菜品,或在旧文献里沉默,或在老菜谱里静伫,去问津的厨师寥寥。理论研究,理应关注它,挖掘其中的徽菜文化,梳理古老菜品与技法。其功,不仅在溯源历史,还在赓续历史,让隐身的菜品展露面容,呈献给世人。旧文献、老菜谱中的菜,虽然活在历史里,长啥样人们不知,但烹理是流传至今的。我们的研究,重点在掌握烹理,将它复制,让其穿越到现代来,这算是饮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自古,无落伍的菜品,只有落伍的厨艺!面对老菜名,往往无从下手,是未贯通烹理奥妙使然。徽馆有条古训,成菜千变万化,烹理则万变不离其宗,我称之“菜无定制,厨有定法”。就是说,菜不固守某种样貌,而技法必须合理、合规律、合饮食潮流。这条古训,也是复活人文菜品的经验。乾隆时的“徽”字号菜,堪称徽菜“国宝”。如,徽式炒肉:海参煨肉、海参煨蹄(肘)、冬笋煨糟肉、大㓠肉圆(煨、蒸、炸三式),计六款;还有徽药煨肉(徽菜五香有「徽药」之称)、徽州海参(擅长入味)、徽州肉圆(肥瘦各半切丁再拌料丁)、徽州芝麻圆(肉圆外裹黑芝麻)、川烩豆腐(“川”法遗存在徽俗菜中)、蒜烧水鸡腿(徽俗称青蛙为水鸡)、双冬乌鱼片(徽俗称冬笋火腿为双冬)、双冬煨鸭块(剔骨),等等,都承载着珍贵的人文信息。古人食趣,技法源流,徽菜食材……一一俱现,里面蕴藏的信息很多。其中,徽式炒肉有大㓠肉圆,“㓠”是徽州方言专用词,“剢碎食材”之意,音“簪”,区别于“剁”,此菜即狮子头原版,自古就有蒸、煨、炸三式。今炸后红烧者常见,蒸后挂汁、高汤清煨二式则少有,而知晓狮子头是徽菜者更少。海参一菜,也有三款,它的入味,徽菜有独特技法。它如,徽药五香、徽菜“川”技,都能实证徽菜“原汁原味、鲜香极致”特征的源流。还有,满载徽菜元素的古老菜品,也堪称徽菜瑰宝。如火腿圆、烩酥皮(干肉皮炸酥后烩烧)、酒煨肉(琥珀肉)、葫芦鸭(剔骨瓤八宝料)、糊涂鸭(鸭糊涂)、冬瓜鸭(煨)、牛乳鸡(剔骨煨)、荷包鱼(剔骨瓤馅料)、菇拖豆面、石耳捶鸡(石耳煨捶鸡)、笋丝蟹黄、火腿鱼饺、冬笋煨茶腿、松花芼鱼羊、四物燕窝汤(俗称冬笋、火腿、鸡脯、豆油皮或鸡皮为四物)、鹿筋松鼠鱼、代熊掌(蟹膏等替代)、假猴脑(猪脑等替代)、素燕窝,等等。它们,乾隆朝时就在食肆流行,若拿上当今餐桌,也无一逊色。其中,松鼠鱼,曾和狮子头一道打造了徽馆历史,成为当家的“四大名菜”之一。冬瓜鸭,则和徽俗名菜冬瓜鱼如出一辙。松花芼鱼羊,乃是随采随食的松花入菜徽俗,竟偶遇出了徽菜鱼羊鲜。假猴脑、代熊掌、鱼豆腐、鸡豆腐,是印象最深刻的徽菜传说。它如,冬笋、酥皮、四物、三丝、茶腿等,名称里更刻印着浓浓的徽俗乡音。它们的价值,不应再被尘封。当前创新烹艺,多去徽俗存量中找徽菜,在现有花色上搞翻新,扎堆聚集,沙里淘金。然而,沙里的“金”就那么多,于是就有人把酷烈的辣、冲鼻的香引入进来,结果徽菜的“本味”弄没了,根脉也就丢了。明清的徽商、徽馆,渗透了长三角市镇的市井酒巷,流淌向彼地民间的徽食习俗、徽菜技艺,又被文献记录,理所当然。这些菜品,与生俱来带着徽俗菜的原始密码,又在徽馆营商中植入创新菜的信息,人文价值极高。因此,旧文献、老菜谱中的徽菜,是一座含金量巨大的富矿。关键是,文献所记菜品繁杂,《调鼎集》《随园食单》《清稗类钞》等,还覆盖南北饮食,除去标有“徽”字身份的,如何在其中找出徽菜呢?因此,就要有衡量的标尺,这把尺就是:俗食传统、独特食材、典型技法等。拿着它,一个菜品一个菜品筛选,最后把徽菜“金子”淘出来。
做“老菜谱”研究,就需要运气了。家藏的“老菜谱”,大概率秘不示人。如果拥有它,也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留下精华。
徽菜禀赋中,包容创新的特质尤其耀眼。自古以来,徽菜始终走在融合之路上。创新也脚步不停,在祭祀与宴饮两大平台间行走。
徽州祭祀,不知何时竟引入了竞赛机制,赛琼碗、祭天馔,琳琅满目的贡食,桌面上是“陈列”,桌底下在“比拼”,用数量和款式比贡主的“虔诚”。
徽商园林,旅外徽馆,明清至民国间誉满长三角,园林中雅会宴饮,徽馆里招徕食客,拼的是肴馔的新味新意。
可以说,徽菜的创新,是从祭祀菜、雅会菜、食肆菜中拼出来的。它,注入徽菜肌骨,流入徽菜血脉,徽菜活力强劲不衰。
人们都说,艺术创新道法自然、无法即。一定意义上,烹调也是艺术,它的创新,也要遵循“道法”(最简明最深邃的事物规律),也要达到“无法”(融会贯通的化境)。实践中,也确有其法。归结起来,就是“样式、造型、品味”。
“样式、造型、品味”,正是民国初一代徽厨们念念不忘的烹调心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寻访调研时,这是重要成果。
它,既概括了成菜流程,又明确了流程上的关键节点和技法要领,凡名师带高徒,都会口口相授这种烹调秘笈。
其实,当今的烹调中,它已无处不在了。或拜师学艺,或心慕手追,“样式、造型、品味”,都是每道菜的必经之路,古人如此,今亦依然。差距,就在“悟道”与“未悟”之间。
有此指引,徽厨们才有无穷创新。其中,一个绝妙的成菜思路,叫“衬”。意思是,食材组配要互衬,刀功火功要互衬,盘饰造型要互衬。炒底板(盘底或盘周用蔬果衬托主菜),就是“衬”的一招,它是徽厨的创造,流入各大菜系,沿用至今。
“衬”,融汇贯通了“样式、造型、品味”。它的出现时间,应该早于清乾隆。因为,此时编集的《北砚食单》,不仅记载了大量的徽菜,还明确记录着徽菜的“衬”法。
无可置疑,这是一套系统的烹调理论,是徽厨先辈的重大创造。对这种创造,我们要十分重视和珍惜!
如此重要的创新“道法”,要在现代语境中解读,就可概括为“三讲”,即“讲菜式、讲菜型、讲菜品”,内蕴的含义不变,外示的信息更明白。
“三讲”,作为徽菜创新经验的总结,覆盖着烹调全部过程,提示了成菜关键节点,明确了徽菜技艺要领,是徽菜烹艺的形象担当。
“讲菜式”,即讲究食材食性与组配、味型构设与造味。“讲菜型”,即讲究吊鲜、提香、造型技巧。“讲菜品”,即讲究呈菜形象意境。
“三讲”,紧密关联、互为因果。操作中,食材干鲜巧配、菜名雅俗共赏;菜色浓淡相宜、造型火刀互助;烹法原汁原味、佐法天然取味。它是创新思想,也是烹调艺术,形象直白,科学管用。
这种烹艺追求,乃徽厨们代代坚守、锻造提升的结果,也是中华饮食最精华的创新经验。[完]
[3]所祭酒食,已「受神之福」,人再食用即领「受神之福」,称「饮福食胙」
[4]史可法(明末清初)著、史开纯(清)编,《史中正公集·与徽州士绅书》,清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