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下载2019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案例分享:生态福州治水妆“榕”
李白曾感叹“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生物本是居于天地与时间之中的旅者。但随着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能力和需求的不断增加,生产力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提高,城市环境已将远远超过了它的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
福州,一座拥有2200多年辉煌历史的文化名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一座“三山鼎峙,一水环流”的生态城市。然而自上世纪70年代末,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福州内河及沿岸环境却逐步恶化,形成了众多的垃圾河和墨水河。
在全面贯彻党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2017年,福州成为全国三十六个黑臭水体整治重点城市和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仓山龙津阳岐水系综合治理及运营维护ppp项目是福州黑臭水体整治7个项目包中综合难度最大的一个项目包,其难度不仅在于此项目地处城乡结合部地区,同时仓山龙津阳岐水系普遍存在排水系统不完善、水系不畅、污水直排、雨污混接、沿途违章建筑多、城中村排水沟多,垃圾淤塞、底泥淤积严重等一系列问题。
2017年初,首创股份中标福州仓山龙津阳岐水系综合治理及运营维护ppp项目,南下福州打响了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的序幕。首创股份作为中标联合体牵头单位,通过详尽的排口摸查和技术尽调,通过制定技术路线及系统方案,在“一河一策”基础上因地制宜,实施了底泥清淤、沿河截污、垃圾拦截清理、活水保质、生态修复、景观绿化等工程,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
时至今日,福州仓山龙津阳岐水系综合治理成功完成2017年底11条黑臭河道消除黑臭的艰巨任务。2018年底,在中央环保督察 “回头看”检查中,抽检河道水质也全部达标,顺利通过国检验收,获得各地媒体专题报道近60次,不仅成为黑臭水体治理的案例,更成为城乡结合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成功案例。
本期针对2019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与流域水环境治理技术研讨会上,首创股份生态环境事业部副总经理,首创生态环境(福州)董事长兼总经理王鹏以福州仓山龙津阳岐水系项目为例,做的《城乡结合部黑臭水体治理实践》主题演讲,结合此次研讨会对该项目的现场考察,以及首创股份提供的资料,进行介绍。
“福州市仓山龙津阳岐水系综合治理及运营维护PPP项目”是福州市城区水系综合治理项目中的第五个工程包,包括2个流域片区合计13条河流,总长度31Km,龙津阳岐片区:阳岐河、跃进河、龙津流域(包括半洋亭河、龙津河、龙津一支河、龙津跃进连通河、跃进支河及港头河);白湖亭区片区:马洲支河、吴山河、竹榄河、白湖亭河及马洲河。
1.13条河流,11条黑臭,黑臭面积占比83%,其中5条重度黑臭河道是住建部和生态环境部挂牌督办的重点河道
2.北部老旧,东部城乡结合部,居民环境意识差,存在长期向河道倾倒垃圾情况
沿河截污、底泥清淤、垃圾拦截清理、驳岸工程、生态修复工程、景观绿化工程 、智慧水务、运营调度
2017年12月31号前区域内90%以上消除黑臭,2020年全面完工,水质达到GB3838-2002标准中V类水主要指标。
·“共治”管理,不断提升公民环境意识及环保参与意识,濡养自然情怀,亦是长效运营的关键之一
“总体水系达标”结合“水系防洪排涝需求”搭建技术方案架构,综合考虑城市市政规划,疏导给排水、水利、园林、交通、周边地铁开发等多项因素,实现系统化方案化解。
摸查和区分点源、面源及内源污染源,控源截污点源排口及面源黑臭河道,内源治理感潮型内河带来的内源污染,生态修复还原自然调控能力,15个指标全面系统尽调,是设计“厂网河湖一体化”,“城镇村户一体化”和“技投建运一体化”方案的依据。
项目位于仓山区南台岛,北临闽江,南接乌龙江,全岛开发由北,东、西三个方向逐渐向岛中央区域推进。
项目初期,根据项目范围城市化进程差异,从居住人口结构,人口密度,市政基础设施条件,水系基础条件四个维度,将区域划分建成区,混居区,农村和旧改区四个板块。
首先,建成区居住人口多为本地居民,住所为商品房小区,市政基础设施完善,有完善的道路,照明,给排水市政设施,区域内现状河道与规划偏差不大,且持续治理,水利设施完好程度较高。
混居区居住人口以本地居民为主,居住所基本为自建房,缺乏规划,区域内旁支支路系统、支管系统不完善,但违建房屋,垃圾侵占河道,旁支水系丰沛且隐蔽,治理难度大,驳岸等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完好率较低。
农村区主要为外来人口,住所多为居民自建房,区域内缺乏市政基础设施多为村民或村集体自建,区域内现状河道与规划偏差较大,旁支水系多功能退化为排污明沟,河道基本无驳岸等水利设施。
此外,结合福州市城区旧城改造规划,项目区域内以二环为轴,先后启动了江南CBD,浦下旧改,白湖旧改,郭宅旧改,高湖旧改等多个片区旧改项目,与水系治理同步推进。这些区域基本情况也对项目设计方案,工程推进和运营管理带来较大的影响。
基于详细的尽调数据和区域差异化分析,在控源截污,生态修复和景观绿化实施区域差异化技术路线,再辅以差异化的长效管理机制,努力探索城乡结合部黑臭水体“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的治理模式。
控源截污系统根据区域划分,因地制宜设定截污系统参数,主要体现在截流倍数和调蓄系统设计上。首先,充分考虑到建成区、混居区、农村地区雨污管网体系建设水平,在初雨截流规模6mm前提下,建成区采用3倍截流倍数,混居区采用3-4倍截流倍数,农村地区考虑3-4倍截流倍数。
关于调蓄系统,在考虑用地、经济等制约因素,城区用地紧张,以合流制管道调蓄为主,混居区及农村满足用地条件下以分散调蓄池调蓄为主,同时利用自然坑塘调蓄初雨处理尾水,确保对整个截污系统对初雨的调蓄作用。
驳岸设计理念方面,综合考虑区域内不同河段场地因素及过流能力,结合区域内近远期规划,因地制宜采用“高、中、低”标准驳岸,充分考虑了驳岸建设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如混住区由于河道周边建筑密集,河道较窄无法放坡,为满足防洪排涝需求及过流能力,采用用生态框+混凝土高基础驳岸;农村及旧改地区结合远期规划情况,考虑过流及生态环保要求,主要采用生态袋+密排松木桩驳岸,及亲水草坪护坡+三维保护毯防止冲刷。
城乡结合部项目的主要工程内容和建设难度也有着与城区不一样的特点,以该项目为例,沿河共铺设截污管线座,基本覆盖了全水系31公里河道两侧范围,部分管网作为村镇截污系统干管,直接连通市政污水管网和村镇之前自建的截污系统。沿河新建驳岸18
1座,调蓄池11座,打通河道淤堵点4公里,有效弥补了原有水利设施短板,恢复了河道过流能力和防洪排涝功能。在工程推进上,城乡结合部项目存在河道侵占严重,缺乏进场施工作业面的问题
35.2万㎡,2018年结合城市旧改项目,先后启动江边、浦下、郭宅旧改和严复故居保护项目,新增拆迁23.3万㎡。按照福州市进一步深化城中村排水沟治理的要求,2019年还将结合旧改拆除76.3万㎡,彻底从控源截污上保证水系源头治理。“环境专家”的实力,“环境管家”的服务,构建坚实、高满意度的政企关系
“四位一体”的政企协作机制。文化景观提升项目亲和力、增加市民友好度,还榕城风貌
打造沿河景观带。同时挖掘周边自然或人文景观(如郭宅28颗大榕树段、阳岐严复故居段),重点围绕打造景观组团,同时结合自然坑塘,利用生态修复技术将调蓄池初雨尾水引入湿地公园,形成绿带为链,公园为珠的串珠公园体系,文化型串珠以地刻的形式展现福州的历史人文;结合河道地块属性,建设小广场,使老百姓感受到家门口的休闲好去处。白湖亭28颗大榕树段
“共治”管理,不断提升公民环境意识及环保参与意识,濡养自然情怀,亦是长效运营的关键之一
提升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宣贯污水直排与河道垃圾倾倒的危害,实行“共治”管理,不断提升公民的环保参与意识,并加强环保教育,濡养自然情怀,综合提高居民素质,是城乡结合部生态环境长效治理,向城区过度的重要精神任务,是环保企业及工作者的使命,生态环境修复除发挥民生补偿功能外,还能形成城市综合价值与环境提升的多赢。
治理污染,全面提升沿岸环境,为福州市民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提升福州城市品牌价值
项目所在地仓山区南台岛是福州自然条件基础最好的一个片区,水系丰富、湿地面积大,但由于长期缺乏整治,导致水系污染严重
项目所辖13条河道中黑臭水体占到11条,总长26公里,两岸沿线村民苦不堪言,生活环境相当恶劣。一方面,沿线生活垃圾随意丢放,甚至垃圾堵河,蚊蝇鼠蚁随处可见,水系通体漆黑,充满恶臭,别说在河岸行走、游玩,河边住户连窗都不敢大开,周边土地价值收到大幅影响;另一方面,河道恶劣的情况对周边环境自然环境也造成极大影响,沿线植被等破坏严重,自然生物几近灭绝。项目实施后
项目在河道治理同时,通过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植草沟、雨水湿地、生物滞留设施等,优化配置“小海绵”提升城市水容纳量;同时,通过建成的系统,进行科学的水调度,一疏一留,进一步提升城市排涝能力,缓解福州市长期被诟病的内涝问题。
免责声明:微信部分文章及图片系网络转载,仅供分享不作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部分文章及图片因转载众多,无法确认原作者及出处的,仅标明转载来源,如原版权所有者不同意转载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谢谢!
《亚洲环保》汇聚了纸媒、在线、活动和服务为一体的全媒体服务平台,为行业用户提供高质的信息服务和产品推广服务。
和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