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当幸福来敲门》:最具现实意义的励志成功学案例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在励志电影中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它由导演加布里尔·穆奇诺指导,威尔·史密斯主演,根据美国黑人投资专家克里斯·加德纳的真实经历改编而成,讲述了一个濒临破产、家庭破碎的黑人业务员,逆境重生,迎来人生新转机的故事。
没看这部电影之前,已经从别处听说了很多次关于这部电影的评价,不外乎是“很励志”“很经典”“很好看”,于是我以为它也是一部普通的鸡汤励志片,可是当我真的看完这部电影时,感动倒是其次,更让我佩服的,是导演并没有一味为了励志,而给观众不断地灌毒鸡汤,将主角塑造成一个完美无瑕的人,反而是狼狈中透着希望、希望中又带着失望的这种基调,一路持续到结尾,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极为负责的讲故事态度,所以我说,这部电影是最具有现实意义的励志成功学案例。
我的一位大学老师曾说,“成功,就是试错偶成。”这句话给我带来的震撼绝对是振聋发聩的。那之前我一直以为,成功是一种注定,是某一类人的命运,或者说大器晚成的运气,直到听到这个“试错偶成”,我才发现,原来成功,是一个概率事件。
所谓“试错偶成”,也就是说,摆在你面前的或许有一百扇门,其中一扇门之后会有宝藏,我们谁都想推开第一扇门就能得到宝藏,可实际上却是我们推开了很多扇之后,或许其中有一个就恰好遇到了。
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常玩的一款单机游戏《仙剑奇侠传》,常会有迷宫需要主角探索,有的迷宫有好几个出口,每个出口都能到一个全新的地方,沿途也会获得一些奖励,但是只有一个出口是真正延续剧情发展的,那时候玩,时常陷入选择困难症,在分岔路口不知道该向哪个方向,后来才知道,唯有把每个方向都走一次,才能找到出口,那些走错的路,从来都不是浪费时间,而是试错的必然经历。
电影中的克里斯也一样,在做证券经纪人之前,他是一个医疗器械推销员,他看中的医疗器械并不便宜,他能一次买那么多,说明他原本家底还是丰厚的,卖医疗器械可以说是他的一次创业尝试,和记ag而卖器械也并不是很窘迫,只要他能卖出一台,就可以勉强维持一段时间生活,只是生活压力比较大,所以他想要改变。
就如有句话所说的:“绝境是你错误想法的结束,也是你选择正确做法的开始。走出人生绝境就会迎来人生佳境。”
我们可以说,卖医疗器械是他的一次试错,而选择成为证券经纪人同样也是一次试错,只不过他走得很冒险,试错成本比较大。一旦失败,可能就陷入血本无归、走投无路的境地。但如果他不试错,就永远也不会迎来转机。
有句话说得好:“英雄的事业必定包含着艰险,如果没有艰险也就不成为英雄了。”
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写了本书,叫做《生命不息,折腾不止》,而他本人正是这八个字的践行者。他高中都没读完,做过各种职业,后来成了一名培训教师,年薪高达50万,可是他意识到这不是他的梦想,于是又去创办网站、做培训学校,后来还写了书,2012年又开始宣布做智能手机,2013年以4.7亿人民币估值获得了7000万风险投资。
折腾就是不断试错,而正如罗永浩自己所说:“人的一生,总要找一两件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来度过。”电影中的克里斯如是,罗永浩如是,每个追梦人都如是。
或许你以为像罗永浩那样的人,天生就很完美吧,然而并不是,成功的人从来不意味着完美的人,就像片中的克里斯一样,励志是真的励志,但是混蛋的时候也着实让我看不下去。
就拿片中最惨的片段,他和孩子睡厕所来说吧,看着可怜的孩子跟着克里斯睡在厕所里,我当时就恨不得让孩子妈妈来立刻把孩子带走。
诚然,克里斯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至少肯定不如他的妻子对孩子好,妻子虽然选择了另一种更稳定没有波澜的生活,但如果孩子跟着她,至少能过上稳定的日子,可是克里斯一边偏执地留下孩子,一边自顾不暇,带着孩子去和乞丐抢床位,最后还沦落到被房东赶出门。
难道他从不未雨绸缪吗?为什么身上一毛钱存款都没有?说明这个人,是一个具有冒险精神,却对未来毫无规划的人。
一开始去卖医疗器械,却不事先去做一个市场调查,就一股脑买回所有器材,导致最后很难卖出去,害得妻子要打双分工,对此他不但没有对妻子进行安慰,还是一意孤行,看到街上做证券经纪人的人笑得很开心,就立刻想要做这样的人,似乎他做事情从来都是说风就是雨的,和这样的人过日子,心情就像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还好他最后成功了,如果没成功呢?可怜的孩子还要和他过多久苦日子呢?而他明知道孩子和他会过苦日子,还要一意孤行留下孩子,不让他缺乏父爱,可孩子缺失的母爱又该如何弥补呢?
我之所以这部电影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励志成功学,恰恰是因为主角的不完美,它打破了主角一定会完美的原始设定。告诉所有人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你可以不完美,但你一定要学会完成。”
在电影中,克里斯是那个无论做什么事都会有始有终的人,最终,他卖完了最后一台医疗器械,并没有让那些赔本买卖砸在自己手里,在参加公司的实习期时,他明知道自己胜出的概率微乎其微,依然选择了坚持到底,面试的前一天晚上,他被警察在监狱关了一晚上,没时间换掉满是油漆的衣服,可是他依然选择了去面试。
克里斯是不够完美,做事情总是风风火火,想一出是一出,可是他又有极为珍贵的品质,那就是无论多么狼狈,他都会把这件事完成。因为“完成”永远都比“完美”更重要。
无论做什么事,都一定会有始有终,但这绝不意味着要和某一件事死磕到底,看看影片中的克里斯,就很懂得转换目标。
医疗器械卖不好,那就转做证券经纪人吧。而且他做这个决定之前,问了别人什么样的人适合做证券经纪人,别人告诉他,对数字敏感、会和人打交道就好了。
他从来没有什么经验,却从自己能拼出别人拼不出的魔方这件小事,认定自己是个对数字敏感的人,而且在公司同事面前拼尽全力证明自己是个会和人打交道的人。
的确如此,每个人都有他的自己天赋,而天赋和努力是成功的加速器,找对了方向,事半功倍,找不到方向,事倍功半。
人生在于折腾,却不在于瞎折腾。周杰伦自己正是这方面的例子,他五岁那年,妈妈掏空了家底,买来一架钢琴,从此开始监督周杰伦练琴,妈妈的本意是希望他可以成为一个钢琴家的,但是他后来的人生轨迹却不由妈妈的想法而改变。
他学习不好,没能考上大学,当钢琴家好像也遥遥无期,就跑去一家餐厅做服务生,餐厅里有架钢琴,有时候他也会去弹几曲。
后来电视台举办了一个类似于新人选秀的节目,周杰伦带着自己做的词和曲前去参加,竞选失败了,他的才华却被吴宗宪看中了,那之后,他进入吴宗宪的公司,开始成为一个作曲人,可是他写的歌屡屡被退,很少人愿意唱。所以他依然是很不得志。
或许是赌一把,也或许是吴宗宪真的看到了周杰伦的天赋,吴宗宪说如果他能十天写出五十首歌,就帮他出专辑,这一次,周杰伦真的赌上了全部,每天就是窝在房间里写歌,于是就有了后来的第一盘专辑《JAY》。没想到,这个唱歌含含糊糊的年轻人,真的从此一炮而红,这一红就红到了现在,甚至改写了华语乐坛的历史走向,成了无可替代的天王巨星。
如果周杰伦当年,没有顺势而行,而是听妈妈的一定要成为钢琴家,或者一辈子都在餐厅里打工,和最初的目标死磕到底,那华语乐坛将会面临多么大的损失啊。
人最难看清的就是自己,有时候最初坚持的,并不一定是最适合自己的,自己最想要的,也不一定就是最好的。
不完美却懂得坚持到底,有挫折但是依然心怀希望,在每次挫败中寻找新的方向,这或许就是克里斯成功的原因,而这样的成功公式,对我们每个人都同样适用。